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 > 正文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内涵发展

文字:谭梦思 潘巧玲 邓雯月 实习生 梁成伟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7-12-01 点击数:


  本网讯  11月30日,第二届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大会听取了徐真华校长、隋广军副校长和研究生处曾用强处长的主题报告,并进行了分组讨论,与会者就我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深入地交流意见。


大会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在行政楼国际会议厅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校长徐真华,副校长方凡泉、顾也力、隋广军、仲伟合,校党委常委卢景辉,我校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代表,机关、科研教辅单位主要负责人,各教学单位书记、院长(主任)、副院长和主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负责人,各培养单位研究生办主任、科研秘书等。会议由副校长仲伟合主持。
  
  徐真华:准确定位,凝练特色,努力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徐真华在讲话中指出,目前我校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和省内某些高校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存在起步较晚、学科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各方面工作不够完善等问题。对此,我们应该准确定位目标,保持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以文、经、管、法四大学科门类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


徐真华发表讲话


  徐真华强调,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更加注重学科内涵建设和研究生教育质量上来,是我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他提出,全校上下必须不断提高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科学规划、优化结构、准确定位、创新机制”为指导方针,做好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形成优势突出、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确保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他还就人才培养理念、和谐校园建设等问题展开了论述。

  隋广军:规范管理,协调发展,迈向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新阶段


隋广军提出总体发展思路


  隋广军在报告中首先对近几年以来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在肯定进步的同时,他也指出,我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离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学科发展不平衡、全国优势学科还比较少、缺乏高层次学术领军人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隋广军提出了我校今后几年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总体发展思路——“长期坚定不移地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优化学科资源配置,突出优势与重点学科,培育均势,协调发展,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的保障机制,健全、规范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管理制度,培育‘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拒绝平庸、积极进取’的学术氛围,确保我校由教学型向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顺利转型,迈向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新阶段”。

  曾用强:求真务实,积极创新,落实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新举措

  曾用强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我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指出我校从1978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起到2007年的29年里,收获丰盛,无论是重点学科数量及博硕点分布状况,还是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数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他也表示,在享受着丰硕的成果同时,我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针对这些不足,研究生处提出了重点涉及学科规划、资源配置、管理机制和教育质量4方面问题的10项措施和建议。


曾用强作报告


  曾用强强调,学科建设是我校发展的生命线,研究生教育质量直接影响我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关系到我校的生存和发展。他号召全校师生同心协力,为实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

  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研究生培养单位经验交流中,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介绍了各学院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概况与展望,提供了经验交流;在分组讨论中,各个小组的成员踊跃发言,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培养模式、教学质量以及导师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小组讨论现场

  教学单位书记及机关人员在讨论会上一致认为,学校在培养研究型人才时应做到教书与育人同时进行,并且制定相关的制度使之规范化。
在注重学科内涵建设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同时,加强研究生思想教育政治和心理素质教育也是必需的。

  充分准备,专业化会议

  此次会议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好评,他们一致表示,这是一次重要性的会议,并高度肯定了研究生部为会议做的充分准备。据了解,本次会议经过了整整一年的筹备,在学校党委的指导下,研究生部在不耽误日常工作的情况下拟定了两百多页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十项措施与建议》等材料,其中包括研究生导师的“退出机制”以及绩效评估,大大提高了会议的效率。徐真华称赞道:“这是专业人士筹备的专业化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