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9日)
各位同事,同志们:
2001年启动的第一轮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贡献。六年来,学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办学环境和条件日益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后勤工作比较有力地发挥了保障作用密不可分的,是与后勤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的。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对始终工作在后勤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对关心、理解和支持后勤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后勤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保障性工作,后勤社会化的成效是检验后勤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我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相比,与师生员工对专业化优质服务的需求相比,与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对后勤保障水平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后勤社会化改革还任重道远。等一会陈子锐同志将对六年来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王斌同志也将对未来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思路进行简要介绍。下面,我就今后几年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承上启下,正确把握改革的步骤和节奏
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进行了六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留下了一些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分析、研究,从而找到未来深化改革的新路径、新措施、新办法。也就是说,改革需遵循“承上启下”的原则,因为前面进行的改革已经为后面即将进行的改革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后勤社会化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客观、全面、准确,实事求是,既肯定成绩,又直面问题,从问题入手研究对策、寻找答案;要顾全大局,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不囿于一人一事一时一物,应把制度建设作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要扩大视野,谦虚谨慎,认真研究分析师生员工的差异性需求,认真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引进社会上专业化优质服务的行业标准和业务规范。总之,要认清差距,找准问题,明确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步骤,坚定不移地分阶段、分层次不断地向纵深发展,确保改革取得成功。
二、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正确把握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作为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根本要求,指的是后勤工作要履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职责,为教学、为科研、为师生员工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后勤工作是服务性保障性工作,直接面向数万名师生员工和社会客户,提供服务、增强信誉、赢得口碑、扩大市场、增加效益是后勤工作应有之义,也是后勤工作的价值所在。以人为本不是形而上学的大道理或空洞说教,后勤一线干部职工的一个微笑可能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一句委婉的话语就会让人感到温暖,一次热情的帮助就会让人感动,一番真诚的沟通就可能消除误会。这就是以人为本,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双方都收获了内心的愉悦。在这个过程中,提供服务的同志很好地奉行了服务至上、客户至上的理念。我们的后勤工作,我们后勤战线的同志们需要继续强化并始终贯彻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唯有更好地贯彻这种理念,后勤社会化改革才能不断地顺利推进,后勤保障水平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而国家特别是我们所处的广东省和广州市,也希望学校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因此,我们学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与这些方面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不是孤立的,它是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就是要实现后勤保障服务与学校各项工作更加有机的结合。我们要紧紧地把握这一点,这项工作不要孤立地进行,而要同学校的整体发展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看后勤社会化改革对学校的贡献,不仅应该从经济上看,更重要的是从是否适应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是否和学校各方面工作协调,是否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来看待,来把握好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三、依靠师生,用活资源,正确把握改革的规律和特点
讲到把握改革的规律和特点,我注意到在后勤处网站的左上角有这么30个字:管理讲精细、制度讲落实、服务讲规范、生产讲安全、做事讲实效、生存讲发展。这是对后勤工作的一种要求,也是后勤工作规律和特点的反映,我很欣赏后勤处的归纳,希望这30字方针能够切实地贯彻在日常的后勤服务工作中。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正确把握如下三个规律和特点。
第一,要掌握高校后勤工作的特点。高校是培育人才、产生和传播知识的场所,不是生产流水线产品的工厂企业,后勤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服务的规律和特点深入推进我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就是说,我校后勤工作除了有社会共性的后勤服务的基本要求之外,还要考虑高校后勤的特点,考虑知识分子的特性,考虑学校自身的实际。因此,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品种,热情周到、全面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服务,不断满足广大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保证服务好教学科研发展要求这样一个目标。我想,只有这样,我们的后勤保障才能有基础,才能有大的发展,后勤社会化改革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要加强后勤队伍建设。这是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应该有一流的后勤保障服务及一流的后勤服务队伍。六年来,我校后勤队伍结构有所优化,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服务意识有所增强,但与“一流”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距离。在下一步的改革中,要进一步抓好后勤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对后勤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各后勤实体要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壮大自己,走向社会迎接挑战,在社会大环境当中提高竞争能力,并使自己的队伍得到锻炼,以便更好地为学校服务。同时也希望广大后勤干部职工准确定位,艰苦奋斗,维誉守信,求实创新,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我记得“非典”期间钟南山院士在回答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记者王志的提问时,指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我希望全体教职工,希望广大后勤干部职工都上好“本职工作”这门“政治课”。
第三,要更好地处理好甲方(学校后勤处)和乙方(后勤实体和社会力量)之间关系。后勤资产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规范分离,甲方代表学校拥有后勤资产的产权,各后勤实体和社会力量作为乙方行使经营权。甲方对乙方行使行政监督权,甲乙方要形成相互监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比较顺畅的管理模式。
在这里,我强调一下,在日常的后勤服务工作中,要特别注重生产安全,比如饮食卫生安全、用电用气安全等等。生产不安全,校园就无法真正安宁和谐,希望大家警钟长鸣。
同志们,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全体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需要学校各级领导、各单位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关心、支持和配合。我相信,后勤社会化改革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只要全校上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