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一轮学习汉语热潮的到来,学好汉语,用好汉语,学习和实践汉语言文学和文化,对于每一个使用汉语言的人来说,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对于广外大的学生而言,在学校极力推进外语与专业的融合,培养一专多能,“双高”、“两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通用型人才的前提下,在广大学生能够从自身专业和实际出发,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和英语技能的大背景,如何引导学生加强对汉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学习,如何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使命感和归属感,将成为广外大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科学发展校园、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的进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众所周知,广外大在外语教学领域具有省内院校甚至是国内大部分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广外大对外语教学具有独到的定位,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掌握一门甚至多于一门的外语,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然而近几年社会上出现的大学生写不好汉字,写不好中文的尴尬局面,表现出的外国人学习汉语热,而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热,无意识或者有意识让汉语言文学和文化坐冷板凳的现象,实质上是向中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出了挑战。
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到来,随着英语已然成为国际交流和贸易的一种正式的不可忽略的语言,学好英语,也成为了新时代人才战略模式下普遍认同的观点。人才战略的提出,无疑提升了人在当今社会竞争中的价值。人才的体现,又依赖于人素质的提高,包括技能的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技巧的提升。然而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想,人才的培养一般都是在两个环境下进行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在以汉语为母语的大的文化环境下,对于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做到,让这些人忘记什么是汉语,什么是汉语言文化,也就是要先把汉语和汉语文化消化掉。我们必须承认的是,不同语言之间和语言文化之间是具有显著的,有效性的差异。学习不同的语言,本身要做到的是消除这种差异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体现以及有效使用过程中的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相互包容。如果不能很好的消除这种语言之间以及语言交流之间的差异,那可以说这种教育是失败的,至少是不成功的。
东西方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已然造成了我们学好外语的困难程度加大,加之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到了我们这一代,外国语言已经过早的渗入到了我们的教育和生活中,这从一定意义上说,已经破坏了原有的比较纯粹的语言环境。从学习的角度上看,内部环境的破坏,汉语言文学和文化权威地位的下降,造成了外部环境的恶化,造成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在纯净的汉语言文化的熏陶下,很好的透过语言的相似性和可移植性去理解和接受另一种语言。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习者只是比较生硬的,强迫性的在学习英语及其他外语。对汉语言文学和文化理解的不透彻和偏差性,又导致了我们对汉语言文学和文化再学习的激情和能力的下降。综观历史,那些熟练掌握外国语言,精通外国文化的文学大师,如胡适,钱钟书等,他们无不精通中国文化,无不引中国文化和历史为豪。
商品经济时代下,学习外语的直接目的似乎可以单纯的理解为促进贸易往来,增强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和沟通。学好外语,对于个人而言,也只是一种手段,通俗点说,就是一种谋生的工具。逐渐开放的中国,逐渐繁荣昌盛的中国,在参与国际化竞争,走向引领世界潮流的道路上,的确需要一大批懂外语,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通用型人才。然而,我想说的是,在以汉语为母语的大的文化氛围下,学好汉语言文学和文化,对所谓的人才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汉语言文学和文化的秉性,对一个原始使用汉语言的人来说,其影响力是巨大的。汉语言文学和文化,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无形的财富。
在广外大,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学习外语特别是英语的氛围相对比较浓厚。当然,这跟广外大人才培养的定位有关。从课程安排上看,大一到大二的学生每个学期都开了三门英语课,在同等院校来说,在数量上已经占了优势。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上看,几乎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求过英语六级,压力转化成为动力无形中也提升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从学校男女性别比例上看,在校的学生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根据通俗的说法是,女性学习外语以及对语言的认知能力要高于男性,由于女性数量占绝对优势,加上环境的影响,就导致了整体学习外语积极性提高。从语言本身的特点来看,英语言由于长期受到西方文化以及人文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形成过程中,具有了女性柔美,细腻的一面。而中国,从古至尽,由于大部分时期处于父系社会之下,男人在家庭和社会中,都具有主体性质的地位,所以汉字也就四方四正,条框清晰。从这点看,女性更容易学好英语,而男性,对中国文字和文化的掌握程度也要优于女性。
对母语以外的语言的学习和应用,特别是母语与另一种语言文化差异特别大的情况下,一般意义上说,是处在此消彼长,替代与反替代的过程当中的。在广外大,女性所引导的学习外语特别是英语的热潮,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校园内学习汉语言文学和文化人群的减少以及热情的降低。本来对于汉语言文学和文化情有独钟的男性也由于要承受巨大的学习英语的压力,而减少了对母语以及中国文化的学习。这也许正是“浮躁”一词频频从广外大学子口中抛出的原因。
针对我们这一代人在受义务教育阶段没能良好的掌握和理解汉语言文学和文化、汉语言文学和文化再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以及现阶段所面临的状况,笔者认为,为了建设广外大和谐校园,科学发展广外大教育事业,广外大在继续稳步推进外语教育,提高外语教育水平的同时,有必要逐步实施汉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的教育。
当然,任何教育都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工程,需要多方协调并发挥各方聪明才智。笔者陋解,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行。
一、树立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的模范和带头作用。中文学院在学习文学和文化方面是具有品牌效应的一面旗帜。以中文学院为活动中心,以中文学子为主角,大力支持和发展宣传和弘扬汉语言文学和文化的活动和行为,带动更多的广外大学子学习中国文化并进行有效的再创作。
二、提升广外大文学社的地位,发挥文学社在引导学生文学创作,引发学生对文学和文化进行思考方面的优势。对文学社进行规范化管理,放宽文学社的活动范围,鼓励文学社对中国文学和文化进行研究型的学习,提高文学社干部及相关人员的待遇。可以这样说,在中国,文学社几乎成为了一所学校不可或缺的一个团体。有些学校,一个文学社代表的就是这所学校,代表的就是学校某一方面的成就。近代历史上,文学社曾经给予了许多有抱负的知识青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每所学校都有文学社,每一所学校都不能缺少文学社,这就是搞好文学社意义之所在。文学本身是不具备功利性的,但是在经济条件时代下,文学的受众是追求利益的经济人。以文学为基础,团结一群热爱文学的人在文学社里面进行创作和尝试性研究,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上对他们进行鼓励,以增强他们发挥模范作用的信心和积极性。
三、完善我校在关于中国文学和文化方面的课程体系,丰富相关课程和相关领域。加大课程开设量,及时做好课程评估,将能极大的促进校园文学和文化的良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由相关部门牵头,文学社协助,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出版一本最大程度上代表广外大文学,广大广外大师生参与的纯文学杂志。文学首先是自觉,然后才是醒人。一本好的文学杂志,不仅仅充分代表着一个学校的份量,也许还能改变一个人甚至是一群人的信念和理想。遥想1915年《新青年》横空出世,一代有为的青年不就在这块净土里成长?如今在北京大学流传着的《启明星》,不也轰轰烈烈的走过了将近30个年头?从《启明星》里走出来的人中,多少人如今对她还念念不忘。从北大走出来的人,谈起《启明星》,也就谈起了过去的岁月,谈起一些爱不释手的东西。
谈起广外大,让我们从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谈起,那才是我们最大的福祉。
作者姓名:徐创海
单位:经贸学院电子商务06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