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思政在线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法语/Français 俄语/Русский 阿拉伯语/العربية 西班牙语/Español 德语/Deutsch 日语/日本語 印尼-马来/Indonesia 朝鲜语/한국어 意大利语/Italiano 葡萄牙/Português 印地语/हिन्दी 泰语/Việtไทย 越南语/Tiếng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我为广外科学发展献策”征文 > 正文

致力打造“洋番区”,轻松让学生变“双学士”------浅谈南校区校园英语氛围建设

文字:经贸学院金融072 梁焱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8-04-11 点击数:

 

    我校自1995年由原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组建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来,一直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着力推进外语与专业的融合,培养一专多能,“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外语实践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通用型人才。
    作为一个以外国语为强力后盾的涉外型大学.我校现正努力向高水平的综合型大学迈进,在原有的外语强势中在南校区灌输了外贸的新生力量,当然最终两者会相得益彰.然而,或者你会感觉到,当脱去了纯语言大学的外壳,插上了外贸的翅膀后,南北校区的语言学习氛围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走观全为语言专业的北校区,你会发现其中还多少保留着一股颇浓重的英语学习氛围.你除了能听见花声鸟语,还有晨读声,同学们用外语交流的声音,甚至有时你会发现保安也会是用外语交流的.反观南校区,由于多为外经贸类专业,在学生脑子里对英语学习的意识自然慢慢淡化了,总觉得那些不是属于自己的专业的范畴,对语言学习的的重视度便日益减退了.
    无可否认,我校在英语教育上确实下了很多功夫,从课堂到活动,从教室到街道,到校园.如开设多种不同类型的英语课程、进行英语晨读、举办英语戏剧大赛、开设英语广场、举办英语讲座等等,无一不显示了本校发扬英语优势的决心.但有一点我觉得还是可以加以留意的:这些课程,活动都只停留于在特定的地点,或特定的时间进行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却不容易让人切身处地地感受到属于外语的元素. 从宿舍交谈到商场购物,从学习讨论到部门工作,从广播播音到电视新闻,在占了生活最大部分时间的基本生活、学习环节上,中文依然占据其绝对地位.而外语在此时的几乎消失的毫无影踪.
    因此,留学国外、参加国外夏令营等等,这些都是时下有条件的明智学生快速提高英语的不二选择,原因就是国外有个真正属于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生活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属于英语的元素.然而,这种由氛围造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其作用、效果,即便是经过多次改革的英语课堂也无法媲美的.
    在广外无论怎么变,外语依然是我们的根本优势和后盾,必须将它打响照亮,而且该采取一种独特有效的方式.这不妨大胆地在我校推行一个创新的理念:给学生在校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营造一个英语学习的大氛围,致力将校园打造为一个“洋番区”,让学生在这里有“置身国外”的感觉, 轻松使学生变“双学士”(英语+原专业).
    就目前而言,这些可能还是异想天开的想法,但只要下定决心去做,没有完成不了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通过从细微处一点点地接近这个目标.
    明确了目标,首先分析现状,找出尚可完善之处:
   
一.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非语言类专业学生整体竞争力.
    站在一个重点涉外型大学的角度来作要求,我校学生对英语学习热情尚缺,主要体现在非语言系专业的学生上.这和其所属的非语言类专业和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学习兴趣对学习积极性和效果的影响有多大自然是不言而喻了,所以在此就不多提了.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促进英语学习就基本的要求.
   
二.从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到营造校园学习氛围
    细看了不少关于营造英语学习氛围的文章,大多是停留在改变课堂、讲座等特定环境的学习为主,而甚少升华至营造好整个校园的大氛围.这不仅仅是普及范围上的差别,在作用效果上更是有着不可低估之处.
    依个人看来,这点不足在我校园多少有所存在.课堂上,我校确采取了师生互动学习,英语教学、讨论、合作结合的方式,课余也有一些英语戏剧大赛等活动,而这些始终无法跨越时间或地域的界限.因此如何将英语切身处地地融入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校园之中,将营造校园英语学习氛围的措施载入日程,是个值得斟酌的问题.
   然而你会不难就发现,点一点二又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作为校方角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就是一个激发学生英语兴趣的新法则,我校作为一个涉外型大学,对这点的实施是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的.
    了解现状,实施相应的对策:
    围绕着把我校建成一个外语味道浓厚的“洋番区”,轻松让学生变“双学士”(英语+原专业)的理念.
    一.播放英语广播、新闻、歌曲 (实施难度:1)    
    在放学、用餐时间播放英语广播.在早读或者晚饭后在教室播放英语新闻,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播放英语歌曲.这些都是可行性比较强的措施.但往往有其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创建“每周一个英语日” (实施难度:2)
    在校园里学生中营造英语氛围,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英语交谈是营造校园英语氛围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一直以来,要学生肯在平常交谈中开口说英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会觉得人家都在说汉语,而自己却在说外语,会感到很别扭,因此都不愿意开口说.
    对此,可以先在每周设定一个“英语日”(如周四),在当日每位师生都尽可能用英语交谈,当大部分人都用起英语来交谈,你就不会因为只有自己在说外语而感到尴尬了.当慢慢习惯了这些改变,可以改为一周两次,三次……如此下去,日后在校园里学生之间互相用英语交谈便有其形成的可能性了.
    这是一个十分必要和关键的环节.
    三.勤工助学部门 (实施难度:3)
    勤工助学部门中诸如云山数码港,凉茶店,跳蚤市场,云山书报亭,云山周末舞会等等,都是一些与同学们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本人亦是其中一员.若能在这些细小的地方进行改进,要求里面的员工有一定英语水平,在处理、接待工作的时候尽量用上英语,那是一种对双方英语都很好的提高方式.由此,站在员工角度,不仅面试时提高了对员工能力的要求,同时对员工本身英语提高更是有利.因此在勤工助学中心他们不仅会学到了先前会学到的社会工作和交际应变能力和技巧,同时还参加了一次“英语魔鬼训练营”.站在其他学生的角度,在交易选购或参与过程中,他们也受益匪浅,用一笔金钱作下了物质和知识的交易.
    这点实施起来可能比较困难,可在后期应用.
    若能如此,学生们,特别是非语言类专业的学生便能在认真完成专业课程的同时,不用花过多的时间,也会在这种大氛围的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灌溉,轻松地把外语学好. 期待有一天,当一批新生来到广外之时,见到互相用英语交谈的同学,听到用英语播音的新闻广播,面对着用亲切英语回答你问题的保安,会感慨地说:“原来要把外语学活,不需要到国外,还可以到广外!”
    这或许是一个任重道远或者目前难以实现的景象,但希望总有一日,这会变成语言类校园氛围建设的模式和趋势.
    回到我们亲爱的广外,特别想对非语言专业的外贸类专业学生说,外贸专业是我们的躯体,而外语知识则是我们的养分和脏腑.因此,我们不应像蜂一样,抽走自己的养分和脏腑去作付出生命的牺牲.而要像蝶一样,在蛹中积聚养分,待到破蛹而出之日,负载着外语和外贸的优势,振翅飞向世界舞台之颠峰,演绎蝴蝶蜕变所独有之美丽!
    致力将我校打造为“洋番区”,轻松让学生都变“双学士”.而这一切都是符合我校着力推进外语与专业的融合的意旨的!
   (以上都是本人出于对学校建设关注的一些小小想法,却由于对学校当前建设和教学具体情况涉足未深,很多观点可能都存在其不切合性和不可行性,因此这不足之处望谅解.)加黑字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