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离别两年,我怀着一份感恩之情回到了培育我六年的母校,六年,这里装载着我无数的回忆。曾记得,各方学子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渊源于孔圣师殿的从化中学,实现共同的人生理想。还清晰地记得,在教室里,老师的教诲启迪我们的心智;在宿舍里,我们严谨笃学,遨游书海,畅叙人生;在古树下,我们畅谈未来,抒写人生的篇章……漫步在这里,试着寻回过去的痕迹。慢慢地我又回想起前辈们讲叙过的六十年来从中的星移斗转,沧桑巨变……
从化中学1926年秋草创于明代从化学宫明伦堂,1938年日军入侵,学校迁址于民乐潭口民生墟;1942年,迁址温泉,改称县立温泉中学;1950年春,学校迁回现址,合并温泉中学、从城中学、天平中学和县简易师范学校,取名从化县联合中学;1951年,改称为县第一中学;1956年,县第一中学改名为从化中学,由郭沫若题写校名;1963年,学校定为县重点中学;1966年,学校改名为县红卫中学;1968年,学校下归城郊公社管理,改名为城郊中学;1978年,学校复名为从化中学,并再次定为县重点中学;2002年7月,从化市第八中学整体合并到从化中学,形成今天拥有78个教学班,近4300名师生的规模庞大的完全中学。
望着此时此刻的母校,实验楼、体育馆、图书馆拔地而起,的确和我八年前刚来的时候有着天壤之别,也预示着无数的优秀学子会在从化中学这所优秀的学府中成长起来。六十年了,从化的教育事业,从化中学义无反顾地担起领头羊的重任。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乘风破浪,开拓创新,努力争创示范性高中。母校的兴旺让我欣慰,母校的崛起更是从化学子的福音。
走在学校的文化长廊上,上面贴着一代又一代优秀的金榜题名的学生的名字。这里有着无数老师的无私奉献和盼望,有着无数学生的理想。六十年来,多少从中的学子,满怀着报效祖国的壮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又有多少从中的学子,活跃在大江南北、东滨西原、海内海外、他们为祖国添砖加瓦,为世界服务大众,为母校增光添财。他们凭着从中人的干劲和智慧,创造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使从中成为在从化、广州乃至全省都有影响力的中学。
在文化长廊的尾端,有一个长达80米的蕴涵上下五千年的大型浮雕。我用手触摸着这条“历史长河”,透过风雨烟云,我能体会到异彩纷呈、华章迭起的中华文明。回到孔圣殿,我仍能感受到孔圣大师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精神,这种精神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孔圣殿侧旁的明伦堂,一如既往地把“明白伦理,崇礼修行”这种观念灌输给我们。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领先发展,人才需求日趋迫切。实现从化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需要不断推动从化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建国后的六十年来,从化中学始终肩负着推动从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任,致力于文化的传播与人才的培养,为从化基础教育史写下了最绚丽的篇章。今天,从化中学已经发展成为文化底蕴深厚,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设施齐全,师资队伍强大,教育质量优良的省一级学校,成为从化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和素质教育的楷模。六十年来,一批批优秀的学子走出从化中学的校门,成为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高素质人才,为从化、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拳拳学子情切切,难报母校三春晖。离别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从化的快速发展,与教育分不开,而从化的教育从化中学功不可没。而我,作为从中的一名学子,当然不会丢弃“从中人“的精神,“严、勤、实、活”我会铭记于心。
所属队伍名:从城·印象
通讯员姓名:汤雯
联系方式:1358030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