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弹指一瞬间,时间难停留,今朝回望昔日路,多少流年往事在心头。纵使跌宕起伏又何妨,风雨过境现彩虹。许老已值耄耋之年,仍夜以继日伏案钻研,不忍离席。广外之四十余载春秋,许老见证征程过半,所感所思颇深。不妨走近许老,静心倾听岁月流淌的音韵。
许友年教授近照
历经风雨 扎根广外执教鞭
青年时期的许友年心系祖国,满怀爱国热情,亲身参与印度尼西亚的抗日活动,将宝贵的青春献给了革命事业。他曾代表印尼参加在东柏林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并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之邀,参加了1951年中国国庆观礼。由于某种政治关系,当时的许老无法回国,只能留在中国另辟人生路。他积攒了为中共“八大”同声传译的光荣经历,也挺过了两次下放的坎坷岁月,“我硕士帽没戴上,‘黑锅’倒是背了20多年!”许老感慨道。
1983年,许友年教授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留在广外任教。然而,早在1975年,其在广外任教的学生邀请他承担最后一届印尼语系“小大学生”最后阶段的教学,他已缘结广外。广州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只是潮湿得连烟都无法点着,而今,这座城市已成为其颐养天年之地。纵使辗转人生多次,许老最终落脚广州,执起广外的教鞭。
身着印尼蜡染服装的许老在印尼
许友年教授1990年离休后,依旧潜心钻研学术,以满腔热情和奉献精神奋斗在中国、印尼、马来西亚三国文化交流第一线。昔日的俊秀青年已为备受敬仰的教授,许老手中一张张保存完好的老照片,见证曾经的物是人非,也记录下他不平凡的一生。
培养人才 回望广外谈发展
许老回忆,当年国内小语种的发展受限制,东语学院的规模不大,日语系学生较多,其他语种所招收的学生数目少之又少。对比现今,他强调,纵观国内各大高校,广外的印尼语系目前是规模最大的。
许友年教授精通印尼语和马来语,熟悉汉语,也懂英语,可谓多语种人才。针对学生的实践问题,他着重强调亲临语言环境的重要性。他认为只用短短的大学四年时间掌握一门外语是远远不够的,并建议学生长期体验外语的语言环境,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以提高语言水平。他指出,广外近年来出台的“交换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问题,这种“全浸泡”外语学习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
于雅加达举行的首发式中为辞典题字
不久前,70年代的广外“小大学生”再次聚首云山,其中包括许老于1975年带领的一班学生,他表示对这些学生印象很深刻。许老认为,“小大学生”模式确保从小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外语教育,有助于培养高水平外语人才,不失为值得推广的方式。
许老指出广外信息学院已培养出不少社会人才的教育成果,于此,他强调办教育的第一件大事是培养国家需要的高水平人才,教师的根本责任是教学生掌握真本事。
语重心长 期待广外大发展
当今非通用语种人才的走俏使各大高校愈发重视该领域人才的培养,许老建议广外既要引进具备高素质的教师,也要吸收有发展意愿的学生,“提高教材的实效性及实践性备显必要。”
广外的部分语言专业存在明显优势,许老以印尼语系为例,指出广外培养的印尼语学生为突出代表,学生实际水平往往比北京大学的高。但他忧心地表示,仅凭语言能力的领先并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能专注于外语学习和研究的学生仍然不多。
所编纂的《中印谚语辞典》首发式上
正如国内学术界人士所述,许老“在印尼词汇学、词义学及比较文学方面有颇深的造诣,且态度认真,学术作风严谨。”于已自律自强,他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许老认为当今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仍不足以跟上时代步伐,必须提高学生培养目标,不能只满足于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待遇。许老强调,广外在发展的同时应注意加强非语言学科的教育,为学生创造更多条件以实现全面发展。
许老发出寄望,“希望当今大学生能树立远大志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才,报效祖国。”
记者后记 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简短之会面,历史之追溯,许老的人生历练让记者深受触动。造访期间,许老热情拿出旧照片及作品,与记者分享;临别一刻,许老赠著作《马来班顿同中国民歌之比较研究》予记者,笑言“不妨看看老人家写的书……”此情此境,记者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印痕,更多的是一个坚强的灵魂。
附:
许友年简介
许友年,1922年3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1938~1942年在雅加达中华中学念书,1943~1945年,参加抗日活动。1946~1951年在雅加达《生活日报》任记者及编辑等职。1951年参加在东柏林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后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之邀,参加1951年中国国庆观礼。1952~1958年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处工作。曾参加中共“八大”的同声传译及“八大”文件印度尼西亚文版的翻译定稿工作。1957年反右扩大化受牵连,全家下放山西省。1962年调福建泉州华侨大学任教,后借调中联部参加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总书记《艾地选集》一、二卷的翻译定稿工作。1973年调福建师范大学工作,1976~1981年,借调北京大学参加《新印度尼西亚语—汉语词典》的编撰定稿工作。1983年调广州外语学院任教,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1990年离休。
广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及广东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广东省及广州市翻译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以及广州外语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主要著作
《论马来民歌》(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
《印度尼西亚华人马来语文学》(1992年,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1年9月18日,该书荣获中国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首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优秀奖
《马来民歌研究》(2001年,香港,南岛出版社)
《马来语-汉语谚语词典》(双语对照)(2002年,马来西亚国家语言出版局)
《印度尼西亚语-华语谚语词典》(双语对照)(2004年,印度尼西亚Restu Agung 出版社)
《马来班顿同中国民歌之比较研究》(2008年7月7日,香港开益出版社)
《马来班顿同中国民歌之比较研究》(修订版)(2009年5月香港开益出版社)
主要译作:
《印度尼西亚民间故事》(1983 年,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阿布·纳瓦斯的故事》(1982 年,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