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口述历史 > 正文

【口述历史】龚华基:见证广外,感谢广外

文字:记者 钟永康 陈丹丹 实习生 张帆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9-12-07 点击数: 分享至:

 

  编者按 他,拳拳爱国心,育人情切切;他,于广外从教30余载,见证广外成长风雨。初冬伊始,本网记者走进我校退休教授龚华基的家中,聆听他讲述广外不平凡的数十载春秋。

人物专访 龚华基教授
龚华基教授近照

回忆往昔 见证广外教学软硬件变化

  作为广外多年来发展的见证者,龚教授回忆起我校这几十年来教学方面发生的变化。他谈到我校以前的创收机制,当时主要是各系自己办班、招收学生,所得的提成只有少部分交给学校,其他均作为各系的奖金分给教师,这样就产生了学校各系以及各机关间的“贫富差距”,教职工工作缺乏动力。后来通过改革,统一起各系和各机关,不再允许学院自己办班了,全体教职工的奖金收入按各自的职称高低进行分配,这种做法打破了原先的平均主义,取得了很积极的效果,全校上下团结一致,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不少。

  提起我校当年的专业设置情况,龚教授依然记忆犹新。他介绍说,以前我校专业设置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于语言学和文学方面。到了后来,这种单一的学科设置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在原先打下的扎实的语言学学科基础之上,学校提出了“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我校专业设置开始走向多样化。

  龚教授对我校外籍教师质量方面的变化也感触颇深。“以前,我们请来的外籍教师不少是滥竽充数型的,他们有的甚至连学士学位都没有。而近年来,我校与外国学校联系密切,已建立了稳定的互派关系,我校对外籍教师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保证了师资的质量。”龚老笑着说。

  在谈到校园的变化时,龚教授坦言,“1970年,我从中大被调到广外来教书,当时的广外教学楼非常简陋,只有矮矮的几层,都是水泥建筑,而图书馆比较陈旧,饭堂也只有一个。” 到了校长徐真华上任后,广外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面积翻了几番,教学楼、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的条件得到了改善,里面设施也很齐全。他对记者感叹道:“以前哪有热水洗澡啊!学生只能打水洗澡,很多男生都用冷水洗澡,你看,现在所有的学生宿舍都装了热水器。还有,学校增设了许多多媒体教室,比如语言实验室等,教师上课不再是用粉笔写板书,而是改用PPT教学,新落成的图书馆也是设计新颖、环境优雅,已达到同类高校的先进水平等等,这都得益于徐真华校长所领导的改革以及历任领导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

 

幸福笑容 肯定广外学生

  谈及广外以前的学生与现在的学生的比较,龚教授表示,七八十年代社会发展相对不那么快,学生接触的信息不多,再加上由国家分配工作,当时的学生比较单纯、听话。九十年代后,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开放,不再“死读书”,知识面越来越广,但他们依然愿意接受自己的训导,听取自己的建议。

  龚教授说,自己平时在与学生相处时尽力做到正面引导。他提起以前的一个事例。有一次,一个学生问他:“加入共产党有什么好处?”龚教授对这位学生说:“做事情不要先想好处,应该抱着多为国家做贡献的信念。”就是这样,在广外教书几十载,龚教授处处以身作则,凸显人格魅力,赢得学生们的爱戴。在翻开一本广外学生曾经联合赠送的留言册时,龚老幸福的笑容已经给出了他对这些年来我校学生的评价。

龚华基教授回忆老照片
龚华基教授回忆老照片

  龚教授还提到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针上,学校近年来一直执行“一专多能”的培养方针。这主要体现在教学中,学校不仅要求学生学好专业课程,更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龚教授也多次提到,学校正是秉承这一正确的理念,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也打响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正确的理念保证了学校持续快速的发展,学校治校办学的能力大幅提升。“外语是我们学校的强项,学生们不仅能说一口流利外语,还掌握许多实用知识,这类复合型人才与社会需求高度吻合,往届毕业生在广东甚至全国都受到不少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各个就业岗位都展示了良好的素质和形象。”

 

心系广外 心谢广外

  虽已功成身退,可仍心系广外。退休在家以来,龚教授一直都非常关心广外的发展,时刻留意着学校的各种动态并且多次亲身回到校园参与学校为退休人员举办的活动,为学校的现状提提意见、为学校的发展与改革建言献策,“如今学校各方面都已上了轨道,并朝着正确的大方向发展,基本上没有多大的问题,所以要提的也只是一点小意见,挑挑小毛病而已。” 龚教授笑言。

  “那当然是很好的了!”当记者问到学校对退休人员的照顾政策如何时,龚教授第一时间就是表达其对广外的衷心感谢。龚教授告诉记者,他退休后生活过得很好,很幸福,与以前相比变化很大。这都是得益于学校对退休人员生活上的密切关心,“学校的离退办每年都会为我们组织不少的活动,退休金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各方面的福利津贴都很好,衣食住行、看病都是不成问题的,当初选择回国工作,为国家作贡献是正确的!” 龚教授感慨和激动地说。

 

记者后记

  采访期间龚老先生还向记者讲述了许多他年轻时受过的磨练、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为国家作贡献、切实为人民解决问题以及为了工作尽心尽力,付出心血与健康等的事例,使得记者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深深地感受到龚老先生作为人民公仆、作为教师和作为一位归国华侨高尚的人格魅力,但限于篇幅以及采写内容需要,无法尽诉。

 

龚华基简介

  龚华基,教授,1938年11月生。广东新会人,出生于香港,1958年从缅甸回国,1963年中山大学外语系毕业,1970年起任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助教、讲师。1979年赴新西兰专修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长期从事外语教学工作,先后讲授过综合英语、写作、语言学引论等课程;曾多次编写英语音像教材,主要有《走向生话》、《高中英语同步听说》、《速读与寻读》等。1993年被评为广东南粤优秀教师。1997年任国际法学系教授。曾任第七届广东省政协委员、第八届广东省政协常务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历届委员联谊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侨联专家联谊会副理事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侨联会主席、黄石地区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名誉主席,广东省第八届省侨联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