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研究生良师益友主题征文 > 正文

尊师 良友 慈父——记我与胡文涛教授的不解之缘

文字:陈晗尧 法学院 所述导师:胡文涛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3-07-03 点击数: 分享至:

                     

       

    “缘分”一词说来很奇妙,虽然看似命中注定,但也需要自己的争取。如果说能来广外读研是一种缘分,那这种缘分定离不开当年在考研路上的摸爬滚打;如果说能成为胡老师的学生是一种缘分,那这种缘分也离不开自己的选择和主动。虽然在自己努力之时,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称心如意,但是当梦想照进现实的那一刻,才终于尝得种瓜得瓜的喜悦。这种“缘分”像明灯般指引我前方的路途。于我而言胡老师不仅是传知解惑的尊师,也是心照不宣的良友更像慈父一样对我关怀备至。

    我出生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一个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家人比较尊重我的意愿,在这样一个成长条件中我拥有许多的爱好,也从小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就像选择考研一样,我只想进一步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扩宽自己的知识构成,加深学习的深度,从而更好的将自己的才干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事业中。从小我就对国际关系和外交比较感兴趣,加之高中的时候学习过广播电视编导的知识,我对新闻传播、国际文化有着独特的见解,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国际关系这个专业的原因,虽然知道这个专业在广外的分数线并不是轻易就能考上并且全国招的人数也寥寥无几,但是就是因为“兴趣”让我愿意付出也值得去付出。

  在决定报考广外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胡老师的大名,他的著作《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也已经拜读过,除此之外,我还看多他曾发表的论文《奥巴马与美国国际形象修复战略》、《美国文化外交的复兴》、《英国与英联邦国家间文化外交评析》、《美国私人基金会参与文化外交的历程与动因》等多篇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他的研究方向正好是文化外交,集合了我两个爱好的领域,从那时起自己便暗自期待能拜在老师门下。考研初试结束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通过浏览广外网站发现了他的邮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他发了一封邮件,原本以为给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老师又是校级领导发邮件十有八九会石沉大海,可是没过多久我居然收到了他的回复,并且字字中肯,对于我这样以为莫名造访的外校学生来说颇为惊喜,也进一步坚定了要为争取成为他门下一员的决心。

    当你付出了努力,上天就不会亏待你。去年九月,当我以一名研究生的身份踏入广外校园,并在进校不久之后成功的选到自己仰慕已久的胡文涛教授为我的导师,简直体会到“心想事成”的惊喜和愉悦。对于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我相信会是我人生的新的一个起点,接下来的这三年研究生生活我更应该好好的去学习,去沉淀,好好把握这三年的珍贵时光。初见胡老师,给我的感觉和想象中的一样,德高望重且一看就有一种学者的风范但又平易近人。他很强调目标和方向,告诫我要朝着自己的目标多看书多积累,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厚积薄发。平常一有机会,我都会向胡老师请教,胡老师还是我之前了解的那个胡老师,对待我的每一封邮件都用心的回复,有时也会布置一些论文和课题,给我锻炼的机会,虽然我们专业的课业相对其他专业比较繁重,但是我都当这些机会是一种挑战,因为我知道老师给我的不仅仅只是学习的任务,更是一种信任,我应该更好的履行我作为一名学生的责任,做的更好,让胡老师因为我而自豪、骄傲。

   和胡老师互通邮件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除了学习,课余生活和学生工作的事情我也愿意和他分享,时间久了,感觉胡老师就像慈父一般,虽然他平常非常忙碌但是却乐于倾听我的生活学习,也时常鼓励我丰富自己的研究生生活。记得有一次,明知道胡老师那天事情多,但因为对一个知识点不大了解,还是很固执的去找胡老师让他指导我,让我感动的是,他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耐心为我讲解,通过这件事情我也进一步认识到他对知识的严谨和对学生的慈爱,所以用“慈父”一词绝对是最贴切不过的了。他用父亲的大爱让我感受到的和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我和老师的感情,也不仅仅停留在研究生的这三年。

  转眼已经到了研一的第二个学期了,记得之前每次见胡老师还是有点紧张的。通过一个学期的相处,现在我和胡老师之间就像朋友一样,在平时的课上或者日常阅读中有了自己的见解也会及时跟他探讨,有时自己想到了什么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时,老师甚至会脱口而出解读出我心中的念想,这种默契就像多年的朋友一样心有灵犀。这学期我们专业也终于有了胡老师的课,在课堂上,老师会要求我们做一些发表展示,课堂是活跃有趣的,胡老师有一套自己上课授业的独特方法,让晦涩的理论变得通俗和吸引人。我一直都很喜欢周五,只是不同的是以前期待周五是因为周末即将来临,现在期待周五是因为胡老师的课堂。

  研究生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年,但能来到广外能认识胡老师却是非常幸运的事了,相信这种缘分一定不会局限于三年,十年甚至几十年。胡老师的这份尊师、良友、慈父的情怀也一直会延续下去,我相信,当我有一天成为人父,我一定会让我的孩子知道,人生中的缘分从来都不仅仅是命中注定,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去努力,感谢命运的同时也感谢我自己的坚持让我有了这样一位让我敬佩喜爱的好老师。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下去,不辜负老师的谆谆教诲!

    评语:文章言之有物,作者用典型的事例将一位学识深厚、极富人格魅力的良师、益友、慈父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