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Bamberg教授:
远在旧金山的你还好吗?从认识你到现在,时光流转已经71天了。在这个“蚊子歌唱”的夜晚,我想跟你说说心里话。
还记得我问你 “Did you hear the mosquitoes singing last night”时你那会心的一笑。虽然你不是我的导师,但你已然是我心目中的导师。也许正是因为缘分,让我有幸成为你的助理。所以在见到你之前,我就知道你不是“一般人”,从你的简历就可见一斑:Michael Bamberg,1947年出生,具有德国、美国双重国籍……当时我就在想,一位花甲老人漂洋过海来到广外讲学,这是何等地令人敬畏啊!2月20日,怀着这份敬畏之情,我和我们英文学院张欣副院长一起去白云国际机场接你。经常接机的师傅告诉我们机场过关一般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所以当我们到达机场的时候你已经在那里等我们了。对此我们深感歉意,可你却一个劲地宽慰我们说你没有等多久,并笑着说“I wont tell anyone about this”。见到你时,我们都说你比想象中的要高,你却说“I’m sorry. I disappoint you”。尴尬与难堪瞬间化为乌有。这就是我对你的第一印象:一个高大幽默、平易近人的人。
你的幽默风趣在课堂上、讲座中也有充分体现,你那夸张却得体的表情、滑稽而可爱的动作、惟妙惟肖的语言、富有磁性的声音,都能吸引大家的注意。你的平易近人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你不挑食,而且钟爱“spicy food”。去湘菜馆吃饭,你会很开心,会给菜拍照,并且要我把你喜欢的菜记下来,并把汉语拼音和英文都写下,你说下次去就可以自己点这些菜了。除了吃饭,你还会和我们一起去看电影。仍记得2月22日,我们五个男生和你一起去看《西游降魔》。除了我,其他几个你都是初次相见,可是你满脸都是憨态可掬的笑容,很快和大伙儿熟络了起来,一起吃晚餐喝啤酒聊天儿。电影是晚上9点20上演,看完回来已将近12点了。那天晚上我们都玩得很开心尽兴,从电影一开幕我就听到了你爽朗的笑声。我第一次觉得:原来师生可以这样相处。从小到大我对老师是又敬又怕,从不敢越雷池半步。是你改变了我原有的看法,让我切身体会到师生之间友情的存在。也正是因为你把我当朋友,你才会直言不讳地告诉我:看电影的时间太晚了你很累。我也记住了你说的话,所以后来看电影绝不会选太晚的场次。你说你不喜欢shopping,但为了实现承诺——请我们去你的住所做饭,你却愿意陪我们一起去购物。这是我对你的第二印象:一个开诚布公、坦诚相见并且够仗义的好朋友。
你腿脚不方便需要拄着拐杖,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但你却乐于接受事实,并且每天坚持锻炼,而且你还戏称“the power-stick is my third leg”;你从不铺张浪费:你“不差钱”,但在添置家居用品时会比较价格,选择更实惠的;你会和我们一起去食堂吃饭,并学会了在打饭时说“san mao(三毛)”,因为五毛钱的饭对你而言太多,你不想浪费粮食,这都可以看出你对待生活的态度——乐观向上、节俭朴素,这是我对你的第三印象。
最令我佩服的是你谦逊的为人、渊博的学识以及严谨的学风。你在我们面前从来没有架子,也从不显摆。虽然你身居要职、背景显赫(国际权威期刊《Narrative Inquiry》(SSCI, AHCI)主编、美国Clark University教授等等),参加过无数次国际学术会议,出版多篇著作、发表多篇论文,但你从不自我吹嘘,也从不“推销”自己的书,从你身上我看到了“低调的华丽”。不得不提的是你被邀请参加广外第八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开幕式暨学术讲座。开幕式之后的学术讲座基本上是全中文的,你完全可以和其他领导一样在开幕式之后就离开,但你并没有,你只说了一句“I want to be polite”并坚持到讲座结束。我被你的行动所震撼,为你的精神所折服。
渊博的学识,无需多言。你的身份、学位学历、学习及工作简历、代表作及主要著作论文就足以说明。正如我老师所言,你教授的Qualitative Inquiry课程填补了广外定性研究方法专业教学这一空白,还有博士生将你提出的Positioning Analysis理论运用到毕业论文中等等,不一而足。但让我真切地见识到你学识的渊博是在第八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英文学院“《午夜巴塞罗那》:那些异国情迷”学术沙龙上的点评。我们小组呈现有来自语言学、文学、教学和文化四个方向,但你都能一一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我想,这是国内专家教授所不能媲美的。
严谨的学风,从同学的“抱怨”中也略知一二,因为同学们都在说 “You are pushing us too hard”。我们原本以为你规定的portfolio只要“随便写写”就OK,没想到你不希望我们做“MINIMALLY”而要做“A BIT BETTER”甚至“OPTIMALLY”,并且你会按照规定的时间检查portfolio,并写上评语。我听到有同学说,你写的评语比他写的内容还多,这让他很不好意思。你不仅严谨而且认真负责,就连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落下的课也要求补上,恰如你所说,“I come here not just for eating, seeing movies but for lecturing”。你善于观察,并且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你善于发现,能发现常人引以为常但实则不同寻常的事物……
最后,我想说的是谢谢你教导我,为我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忘不了你耐心地针对我的research project提出的宝贵建议;谢谢你鼓励我,即便是发现我的一点点改变与进步也不忘表扬嘉奖我;谢谢你包容我,原谅我没有及时回复你的邮件,原谅我的不成熟。今后,我一定改正自身的缺点并用从您身上所汲取的力量督促自己不断成长,向您学习,争取成为像您这样的人。因为您不仅是我心目中的导师,更是我心中的丰碑。对了,这也是我要告诉你的一个秘密。
祝您
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
您的学生:肖渺
2013年5月3日凌晨
评语:文章文字活泼,叙事流畅,情感随认识由浅而深,作者心中的“丰碑”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