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纪念梁宗岱诞辰110周年 > 正文

学术研讨会:以现代眼光审视宗岱诗歌理论翻译世界

文字:记者 蒋雨欣 孙佳纯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3-11-02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112日,梁宗岱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校区图书馆负一层报告厅举行。研讨会由西语学院承办,中文学院、翻译学院和图书馆等协办。来自全国众多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汇聚广外研讨梁宗岱学术思想,以现代眼光审视梁宗岱诗歌理论、翻译观念,并展示梁宗岱早期文献的近年新发现以及梁宗岱在广西百色的生活珍贵资料。西语学院院长郑立华教授主持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走进梁宗岱跌宕起伏的人生
    “今年恰逢梁宗岱先生诞辰
110年,值此历史性时刻,梁宗岱先生亲友与学术界代表汇聚一堂,走入梁宗岱先生的传奇人生,是极具非凡意义的。”我校副校长许国彬代表学校致辞时说到,他介绍了梁宗岱先生跌宕起伏八十年的坎坷人生。“梁宗岱先生晚年在广外重拾译笔,制药施药,白云山见证了老先生最后的时光。”许国彬谈道,梁宗岱留给广外无可计数的财富,我们将永远尊敬他。许国彬致辞
                许国彬在致辞中介绍梁宗岱跌宕起伏的人生

黄建华作为梁宗岱先生的学生,一直希望能够以广外为基点,传承梁先生在学术方面的非凡建树以及真率宽厚的高尚人格,“值梁先生110周年诞辰之际,在广外的努力下,我终于看到梁先生的成就开始辐射全国。” 老校长黄建华致辞

                 弟子黄建华回忆恩师梁宗岱

探讨梁宗岱的文学世界:纯粹的诗

    梁宗岱是五四时期重要的新诗人,他在16岁时就被时人称为“南国诗人”。1922年至1925年间,他作为文学研究会成员,在《小说月报》《文学》等发表了大量新诗。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索了梁宗岱的诗学理论、文学世界。

      五邑大学文学院王则蒿以《梁宗岱纯诗理论与现代中国的文学场》为题,借助布尔迪厄有关“文学场”的理论,考量了梁宗岱在“全球化”思想界虚无化的大浪潮中所处的位置。她认为,已进入历史的梁宗岱纯诗理论,超越了它自己的现时,对于我们正参与建构的朝向“将—来”的现代中国文学场具有非凡意义。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栾慧则从比较诗学研究出发,认为梁宗岱在宏观上融通中西诗学,从哲学、美学、文学、语言等多角度探寻中西共同的诗心与异质的表现,在微观上具体深入到中西古今诗人、作家、作品的思想情感、内核与艺术技巧手段。

    “你想说服我,得先说服你自己,你想撼动我,得先撼动你自己”,南京大学法语系黄荭强调了梁宗岱诗歌中所表现的出的“诗与真”。中山大学中文系陈希则分析了梁宗岱诗歌意象结构二题,他认为梁宗岱诗歌意象多为自然景物,以日月星辰、花鸟树影为主,而且很少有夸张、变形的技巧。他以《晚祷》及《芦笛风》二诗为例,认为梁宗岱其诗“融汇古今、超压脱俗,自有其独到价值和值得玩味之处”。 


                 专家学者以学术向梁宗岱致敬

探讨梁宗岱的翻译世界与人生

来自右江民族医学院的程家惠与梁宗岱同乡同街,他展示了梁宗岱故乡之一广西百色的大量图片,结合梁宗岱的诗歌创作,探讨了梁宗岱诗文中的故乡情结。梁宗岱的出生地就在百色城现在的解放街,他的父亲就是梁全泰,梁全泰当铺就是他一家人多年经营的店铺。依靠这个店铺的收入,梁宗岱1917年考入广州培正中学,1923年又被保送入岭南大学文科,依靠梁全泰这个店铺的收入,1924年他才能踏上向往已久的法兰西土地去留学。“当时澄碧江头见,曾向江神深许愿”,程家惠认为故乡百色的大自然和现实生活影响着梁宗岱诗作的“真与美”。20世纪30年代“二梁之争”可谓经典,龙岩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郑成志站在中国新诗从“非诗”走向“本体的诗”,从“散文化”走向“纯诗化”的分歧路口,再次审视了这场“意气之争”背后的丰富内涵。

著名翻译家郭宏安作了《从一首译诗看梁宗岱的翻译观的一个侧面》,他评价梁宗岱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哥伦布”,他的译文主要是和谐而流畅的白话文,但也并不缺乏文言的成分,努力追求着清晰而明白的心智与表达。

展现梁宗岱早期文献的近年新发现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郑振伟从梁宗岱中学时期的5篇佚文谈起,论证了梁宗岱于培正学校求学时期已崭露头角。郑振伟所谈的这5篇文章皆刊登在校内刊物,他认为,这或可补充他在校内活动的资料。

    来自武汉大学的裴亮则从文学研究会广州分会的成立方面入手,谈到了梁宗岱积极参与《文学旬刊》的编辑工作。在这部分,裴亮提到了梁宗岱的好友草野心平。由于草野心平是一位高产的诗人,梁宗岱甚至为好友取了“机关枪”的绰号。在研究中,他发现草野心平和梁宗岱的诗皆出现在《文学旬刊》。他认为对梁宗岱文学史料的挖掘及整体解读是今后深入研究梁宗岱生平的基础和关键。

    梁宗岱的学生刘志侠近年来致力于恩师海外资料的收集工作。他赴法收集到的资料包括梁宗岱国内成名作《水仙辞》1933年的重印版、梁宗岱夫人甘少苏写的《宗岱与我》手稿影印本、在法国出版的《陶潜诗选》原版镭射胶卷。他提到了这些资料的珍贵性,在文革期间,梁宗岱的多数信件与手稿都被烧毁了。

学生同事忆谈宗岱

    在“我们眼中的梁宗岱”这个环节中,广外原教务处处长马炳华用三个词形容恩师梁宗岱,分别是:人文主义、直率和坚强。梁宗岱身上具备了有脊梁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广外原法语系副主任陈子玲则认为恩师梁宗岱是一位语言造诣深、治学严谨的严师。她特别谈到,梁宗岱改作文十分认真,经常把学生蹩脚的句子改得十分优美;中山大学法语系教授梁启炎则提到,梁宗岱是个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人。梁宗岱在讲课时,如果遇到解释得不够好的词或句子,他会私底下钻研,然后在第二节给学生补充讲解。他还讲到,梁宗岱不会过多地跟学生讲理论,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

                   梁宗岱学生以生活缅怀恩师

    在研讨会的最后,我校法语系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两篇梁宗岱翻译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以表达对梁宗岱的缅怀之情。

                              诗歌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