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思政在线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法语/Français 俄语/Русский 阿拉伯语/العربية 西班牙语/Español 德语/Deutsch 日语/日本語 印尼-马来/Indonesia 朝鲜语/한국어 意大利语/Italiano 葡萄牙/Português 印地语/हिन्दी 泰语/Việtไทย 越南语/Tiếng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广外故事 > 正文

【广外故事】张梅丽:家里物品借给学生拍《泰加森林事件》

文字:张梅丽口述 梁洋颖整理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5-08-17 点击数:

四月上旬,春雨绵绵略带寒意。小记沿着乐云路而上,寻访广外俄语专业早期创办人之一的张梅丽教授。刚踏进优雅别致的小院,张老师的爱犬Анна便热情地前来欢迎我们。母亲为俄罗斯人、从小在俄罗斯长大的张老师,白发苍苍、平易近人,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好事多磨——创办俄语专业

1965年9月,广州外国语学院(广外的前身)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有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四个专业。1966年初,张老师与其先生从中山大学调到了这里。不巧的是,3个月后“文革”的烽火燃到了广外,一夜之间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完全打乱,大多数教职工被安排到干校学习。直到1970年,才开始招收广外第一批俄语专业的学生。


张梅丽

俄语专业开设后,没有现成的教材,老师们就自己动手编写。“尽管当时受‘文革’的影响,教学内容上比较注重政治思想的灌输,但教材的编写还是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相当重视语言基础的扎实与活学活用。”张老师回忆道,“平时大家集体备课,从以前的资料中筛选出适合教学的文章,然后在其基础上根据不同年级的水平进行一定的修改,教案写得相当详细。虽然教师资源极其有限,但我们还是会一对一辅导学生,学生与老师密切互动促进了外语教学的进步。”

带领学生快乐学习

语音学、词汇学、文学……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再到研究生的教学,都有张老师忙碌的身影。在几十载的教学生涯中,张老师培养了众多的外语人才,如现俄语语言文学系博士生导师詹德华教授就是张老师在广外的第一届学生。


建校40周年时张梅丽与学生相见的感人场面

张老师指出,在外语教学上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是分外重要的,“学生愿意学,是我最大的快乐”。学校也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快乐学习,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我曾在校电教馆的全力支持下,带领78级俄语班学生拍摄了一部名叫《泰加森林事件》的电教电视片。当时还邀请了珠江电影制片厂的导演来拍摄,班上每个同学都扮演一个角色,学生们兴致高涨。虽然片长仅有40分钟,但我和学生们却为此熬夜连续拍了两天。为了拍摄需要,我家的床单啊,披风啊,桌布啊,都成了道具,我则在语言表达,表情上把关……”对于拍摄影片的点点滴滴,张老师记忆犹新。

浓浓师生情

访谈中,张老师一一为我们介绍她与学生的合照里那些年轻的面孔,还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本广外四十周年校庆时师生相聚的相册让我们一起欣赏。令记者印象深刻的便是张老师与学生紧紧相拥的一幕,“那天是40周年校庆日,我的许多学生特地回到母校,当时大家都非常激动,有一位从北京回来的学生一见到我,便紧紧握着我的双手,用俄语喊道:“妈妈,我回来了!”记者虽未能亲眼目睹此景,却能从张老师深情的描述中感受到浓浓的师生情。他们不只是张老师优秀的学生,更是她可爱的孩子。78届学生在毕业时还合作了一首词赠送给她来表达他们心中的感激之情——《别师感•调寄卜算子》:

顽石精工琢,朽木细雕花。卅载勤育桃李茂,不觉已白发。

每每慈母爱,激吾发春华。尊师音容心扉嵌,督我征途马。

“在这么多年的教学中,学生是我最大的安慰,学生于我胜似我的孩子与朋友。”谈到她的学生们,张老师脸上总是洋溢着欣慰、亲切的笑容。为去献血的学生熬汤,为立志成为外交官的学生课外辅导,与学生如朋友般谈心……她不只是一名人民教师,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谆谆教诲

“身为一名老师,‘为人师表’是很重要的,因为老师所做的每一件事,说过的每一句话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会记得一辈子。现在由于各种社会因素,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来往比起以前少了许多,师生双方都应该在这一方面做出努力。你们现在的学习条件比以前好很多,交换的机会也多了,应该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临行前,张老师语重心长给现在的老师和学生提出了殷切希望。

采访虽然结束了,但张老师的谦逊以及她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钦佩万分——“我这辈子就只做过教师这一份职业,没多少可讲的,但毫无怨悔”。

(张梅丽,原西语学院教授,1989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