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的一天,阳光正好。小记在陈成建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云溪二路一栋幽静的小别墅前,杜元庭老师笑着将我们迎进了屋,小茶几上已备好了茶水。陈老师首先给我们看了他仅有的一张珍贵老照片,那是1965年广州外国语学院创校的黑白大合照。作为1964年就来校工作的英语专业早期开创人的两位老师,静静地盯着照片端详,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
创校之初
1964年,饶彰风接受省委委派,奉命创办广州外国语学院(广外前身),担任党委书记兼院长。当时校址选在广州市东北郊瘦狗岭原石油学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打趣的说叫做“原生态”——满园荒草丛生,坑洼不平的泥土路面上歪歪斜斜地交叉着几条小路,院内还种有水稻,几头水牛在一旁吃着草。除了几座简易的楼房瓦舍可以做教学楼,一切都处于待开荒的状态。带领我们垦荒、走在最前面的便是饶彰风院长,他头戴草帽、卷起衣袖,带着一队专业干部走在田埂上开始规划、绘制学院的蓝图。每周三,他还亲自扛着锄头带领全院师生大除草,扛锄头的、拿铁锹的、带镰刀的,你一言我一语,在阳光底下干起了园丁的活。不出两个月,这片土地便有了校园的模样。
杜元庭
饶院长敢为天下先,不拘一格起用人才,还从中大、北外、上外、华师大等知名高校调任一批青年毕业生来广外,鼓励青年才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蔡型乞、龚毓秀、许国烈等一批青年教学骨干很快成长起来。当时的院系设置没有现在那么多,也不像现在的分法,只分了两个系:一系和二系,一系是英语,二系是小语种,包括法、德、西班牙语。虽然科系少,但老师们狠抓教学,又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生活所需,与学生打成一片。从部队调过来的一批老干部和转业军人则担起了学院的行政工作。
陈成建
那时学院各项教学设备奇缺,学术资料也少得可怜。饶院长带头把别人送给他的礼物——飞利浦三波段交流电收音机带到学校供教学用。大家深受感染,纷纷效仿饶院长,捐书的捐书,借资料的借资料,俨然把校园当成自己的家,把同事当作自己的亲人,齐心协力、意气风发,鼓足了劲儿誓要为广外打好地基。
第一次大变迁
上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变化,中苏两国关系破裂,我国将一贯奉行的“一边倒”政策改为独自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这个大环境下,国家亟需各类外语人才,全国各地纷纷成立外语院校,广东则根据形势进行高等院系大调整——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的外文系并入广州外国语学院。一时间,群贤毕集,各路精英齐聚广外,蓄势待发,准备开启广外的第一篇华章。
当时有人倡导“外语还是从小学的好”,广外经过深思熟虑,迅速做出了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决定——直接从初中招生,把高中三年课程压缩至大学,建立五年制大学教育。当时只有广外敢这么做,敢想敢拼不服输就是广外人的精神。那一年共招了300多名学生,这群学生就是闻名全国由广外出产的“小大学生”,他们是我们老广外的共同记忆和骄傲。这次试验,成果丰硕。“小大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都被安排到国家的重要岗位,如中国银行、外交部等,留校的陈建平、王桂珍、李海丽等优秀领导和教师也是那批“小大学生”中成长起来的。这不仅要归功于他们自身的奋斗和精进,还归功于教学的老师们。其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桂诗春老师。
桂老是70年代初院系大合并时来广外的。他对广外的贡献和影响很大,一是带头研究中考、高考英语测试方法,并推广到全国。另一个就是创办全国第一个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专业。80年代,桂老随教师代表团赴英考察交流,第一次接触到应用语言学,这一学科在当时的国外正是新兴研究项目,但是在国内却无人知晓更别提研究了。桂老凭着学术研究的敏锐直觉,回国后根据我校的发展特点立即潜心于这方面的研究,寒来暑往,默默耕耘着,使我校一直处于国内语言学界的领先地位,培养了一批批硕士和博士人才。退休后的桂老还经常向图书馆贡献资源,为图书馆的发展献计献策。中国英语教学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的许国璋曾表示,“先知老桂,而后知道广外”,作为“广外英语二杰”的桂老,你们后辈不能忘记!
第二次大变迁
1994年11月,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卢钟鹤宣布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的消息。次年6月,两所学院正式合并组建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始由培养外语人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转型。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成立大会上,卢钟鹤肯定到,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着眼于培养更多涉外型人才,着眼于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两校合并,可以使专业交叉相互渗透、优势互补,促进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为广东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备人才保障。
这次合并使得广外的学科一下子多了起来,外语、经济、法律、中文等众多学科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年轻的广外再一次迅速壮大起来,与北外上外齐名。
(陈成建,原国际学院副教授,2002年退休;杜元庭,原法学院书记,2001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