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校园搜索 > 正文

【校园搜索】大学生“恶搞”:自我宣泄的有效方式?

文字:葛胜男 李冬 薛文娟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1900-01-01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从一举成名的“校园第一爆笑组合”――广美“后舍男生”到众多高校“恶搞分子”诸如“职工”、“大角”等的纷纷涌现;从引发轩然大波的“馒头血案”到“晚饭”版冯小刚新片《夜宴》,直到颠覆红色经典的网络短片《闪闪的红星潘冬子参赛记》、《铁道游击队之青歌赛总动员》,“恶搞”的触角可谓无所不及,“恶搞分子”的本领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是是非非谈“恶搞”

 

 “恶搞”一词由日本游戏界传入,现今在年轻人包括众多高校学生中大有市场。恶搞MTVFLASH、照片、恶搞剧等在网络上更是大有天马行空,如鱼得水之势。

 

 “闷着了,就恶搞”,许多大学生视它为一种很自然的宣泄方式,“既满足作者自娱自乐的要求,也满足了大众寻乐子的心理”。譬如英文学院的刘同学就认为,恶搞只是作者在宣泄感情而已,观众看完笑笑就完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必大惊小怪。

 

 某些人眼中,“恶搞”并非搞恶,而是个性的张扬。更有人称赞它极其创意,富有艺术含量,包含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体现了对权威、传统的反叛精神。经贸学院的王同学告诉记者:“有些恶搞作品很有深度和思想内涵,看了之后感觉不错,挺佩服作者的创意,社会不应过多限制。”影视明星徐帆在回答是否介意有人恶搞冯导的新片《夜宴》时说:“如果有人恶搞出来比原来好的东西,那是他的本事,我们也不去计较……”

 

 当然,反对和批判的声音也不少。中文学院的小杨对恶搞现象很不屑:“这纯粹是无聊人的无聊之作,毫无艺术价值,根本不值得关注。”商英学院梁同学也表示,某些恶搞视频以牺牲他人人格尊严为代价,去迎合人们寻找逗乐刺激心理需求,或者为表现个人与众不同,性格乖逆,大肆贬低传统文化,重创他人价值观,这些做法都是极其错误的。

             

 

晚饭版《夜宴》

 

 对于这种风行网络,愈演愈烈的现象,老师们怎么看呢?

 

 政管学院的杨韶刚老师认真分析了恶搞产生的根源。他说,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人们的思想长期受到压抑,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现在社会环境越来越宽松,加之网络的出现又为人们提供了平台,在虚拟世界里,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相对自由地展示内心世界,恶搞只是最新的一种形式之一。另一方面,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们的物质条件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精神方面的需求,比如受尊重的需求。有的恶搞制作者纯粹是博名夺利,像胡戈一夜之间就成了全国知名人物。

 

“恶搞总的来说有利也有弊。好的方面是它可以作为人们发泄情感的工具,有利于心理健康。但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恶搞制造者本身的道德水平有待提高。人们宣泄的方式有许多种,采用恶搞这种形式的人本身缺乏一种道德方面的素质,需要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用一种社会大众所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其它情绪。其次,恶搞会给给缺乏辨别能力的青少年带来不利影响,容易被人模仿,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羊群效应。很难想象当人们都争相讽刺挖苦别人,搞一些荒诞无聊的东西并以此为乐的社会将如何发展。”

 

 校心理咨询中心钟日升老师说,对于“恶搞”,不能简单地加以评判,要根据每一部作品的具体内容来辨证地分析。他举了《春运帝国》的例子,该作品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春运车票紧张,特别是黄牛党借机炒票的不满情绪,以一种的灰色幽默的形式批评了这一社会不良现象,这本身没有什么好鞭挞的,相反,该作品还会引起某些深受其害者的共鸣。恶搞的出现最初应该是偶然的,而现在的泛滥更多的是一种跟风,胡戈们的成功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们起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使得很多人乐此不疲,恶搞也变得越来越离谱了。但他不赞同恶搞的泛滥。他认为虽然大多数人对恶搞只是一笑了之,但它会给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带来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会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大学生“恶搞”:自我宣泄的有效方式?

 

 

 由广美02级雕塑系的黄艺馨,韦炜组成的“后舍男生”可谓是未经商业包装,土生土长自大学校园的“经典”恶搞者,被称为“校园第一爆笑组合”。更难得的是他们居然“搞”出了名堂。

 

 他们“匠心独具”,充分施展“模仿秀”才能,根据流行歌曲的MV,制作成一系列类似双簧对口形式的搞笑视频,迅速走红网络世界,得到众多粉丝的极力追捧。二者的人气更是直线上升,“不可同日而语矣。”

 

 

                                                   

后舍男生

                                               

 出名后,“后舍男生”陆续推出了《分开旅行》、《童话》等恶搞视频,不仅名声大噪,还因此获得许多唱片公司的青睐。“恶搞”使这两个丑小鸭摇身一变成为了白天鹅,从普通的在校学生变成了独步演艺江湖的新秀。

 

 校心理咨询中心的钟日升老师解释了许多年轻人甚至大学生如此热衷于“恶搞”的原因。他说,“恶搞”实际上只是一种载体,是人们借以发泄的工具而已。不同载体的目标人群不一样,“恶搞”主要针对的是年轻人。从本质上看,它是以一种颠覆传统的,无厘头的形式,主要通过搞笑来表达作者思想的一种载体。这种载体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它新颖,搞怪,甚至有些偏激,因此对社会大众,尤其是对青少年有一定吸引力。

 

 也有专家指出,大学校园中的搞怪风潮其实是校园文化的一种体现,它本质上是一种游戏精神。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表达欲旺盛的年龄,所谓的恶搞也是他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现在的高校学生面对学业、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是被压抑的一群。同时,他们又急于宣泄自己内心的情绪,于是恶搞成了很好的途径。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他们解闷的一种行为。”有的学者还表示应该鼓励学生的恶搞作品,因为“恶搞”也是一种创新,里面折射出学生对世界的看法。同时,“恶搞”让同学积极参与表达自我的活动,打破常规的思考模式,这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有好处。

 

 

透过“恶搞”审视网络文化规范

 

 网络世界风起云涌,众多“恶搞”大侠纷纷粉墨登场,各显神通,“MTVFLASH、照片、恶搞剧”,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这场“恶搞”风刮过,留给我们是一个还充斥着粉尘污物,极待规范治理的网络文化世界。

 

 网上展开的大辩论中,“恶搞”行为被批判的第一大理由就是对他人著作权或肖像权的侵犯。胡戈制作的《无极》、《闪闪的红星》等短片都是未经版权所有人的同意就随意剪辑原剧、篡改剧情然后在网上传播的,虽然并未因此谋利,但事实上已经构成了对原著作权持有人的侵害。至于只是因为别人长相奇特就把人家的照片四处乱贴、恶意涂改的行为就更不道德了,这些图片带给当事人的伤害可能是终生的。

                              

                    

 英雄人物被恶搞

 

 如果说芙蓉姐姐只是出于表现欲而把“玉照”贴上BBS以吸引眼球的行为无可厚非,那么对众多英雄人物进行“恶搞”就只能是出于作者穷极无聊的恶趣味了。再出格的恶搞也得有条道德底线。

 

现在网上最缺的就是法制与道德,而要规范网络文化,恰恰最需要这两样东西。色情视频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管辖范围,侵犯肖像权、版权的短片属于民法的管辖范围,并不是无法可依。但事实上网络维权相当艰难,其中一个技术性问题就是举证非常难。当然,恶搞的泛滥许多网站也要负一定责任。为了自己的利益,它们一方面提供阵地,另一方面不断炒作,不惜推波助澜。

 

 作为大学生,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特别是要加强对《知识产权法》的学习,要懂得尊重知识成果。“约束自我是相当重要的。恶搞其实包含了自由和责任两方面的含义。自由是指大学生可以通过它来表达自我,责任是指大学生恶搞时要做到利己不害人。”

  

 关于“恶搞”争论还在继续,等待它的命运是越走越火还是销声匿迹?社会大潮时涨时落,在产生“恶搞”这一现象的同时,带给我们更多的恐怕是深刻的思考。如果尚可以称大学生是站在时代潮顶浪尖上的一群人,那我们该做的就不只是观潮感叹,或随波逐流,亦非简单的愤青怒怨,“恶搞”在网络上的风靡至少该激溅起我们些许思考的浪花,行动的火花。

 

 

    相关链接 :      防止网上“恶搞”成风专家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