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新华社消息称,12月2日我国卫生部通报的流感哨点监测结果显示,甲型流感在流感病例中占的比例为91%。近期,我校预防甲流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如部分学生活动被紧急“叫停”,宿舍楼下张贴预防甲流的宣传海报,校园内戴口罩、去门诊部看病的同学增多等。而到底,“甲流”离我们有多远,我们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预防“身影”之一:部分学生活动紧急叫停
11月26日晚,我校团联召集南校区52个学生团体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针对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为防止聚集性甲流,自发文日起,一切非必须的群众聚集活动停止开展”的通知进行说明,希望学生团体支持和配合。
“服务一条街”等活动中随处可见预防甲流的告示
通知一经公布,学生团体负责人反应各异,众说纷纭。部分学生团体对此表示支持理解。云溪文学社社长郑淑燕虽对这一通知感到意外,但她表示,“我们能够理解这一举措,也会积极配合。”部分学生团体选择调整或延期举行原计划内的活动。广东省电影配音大赛广外决赛原定12月3日举行,由于该通知的影响,活动需要改变比赛形式来进行。电影与文化协会会长陶德婧表示,协会上下对这一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起初他们难以接受这一通知,但考虑到事情的严重性,协会还是选择改变活动的形式。
此外,有些学生团体称,难以接受这一通知。无限动漫协会负责人庞同学认为暂停活动影响了协会的声誉。“预防甲流,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体质而非暂停活动。”而英语森林俱乐部干事肖同学说:“目前学校甲流不流行,没有必要暂停活动。但确实必要的话,还是可以接受的。”对此,校团联会主席秦菀表示能理解协会的处境,也希望各协会能理解基于“安全第一”的出发点,将非必要性的活动取消或是延期举办。
校团委书记刘志军表示,虽然暂停举行非必要性的学生活动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因为感染甲流而造成学生停课,其影响将更大。此外,记者了解到,不仅学生团体的活动,部分学院的大型活动也需要暂停,如新闻学院召开防甲型H1N1流感工作分工会议,称近期学院不会举办大型活动。
预防“身影”之二:口罩一族日益增多
近日,记者发现,不管行走在校道上,还是坐在公交车、地铁上,越来越多的人戴着口罩。记者在地铁上碰到广州大学的罗同学,他表示,现在“甲流”严重,而且地铁上人口比较密集,戴着口罩相对安全。而新闻学院大一的王同学告诉记者,“戴上口罩起码在心理上能让自己感到安全。”采访中,大多数同学表示见到其他同学戴口罩并不会觉得奇怪,“可能这些同学的防范甲流意识比较强。”财经学院大三的杨同学如是说。
校园里的“口罩一族”逐渐增多
在“甲流”横行的非常时期,“戴”着口罩、“看”着口罩、“避”着口罩,这些的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记者采访了政管学院心理系主任刘丽红,她告诉记者,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对“甲流”过于敏感,或过于紧张。作为感冒者,应自觉做好隔离,防止病菌传播。而其他人如果有意识去规避感冒或发烧的同学也属正常现象,“毕竟这只是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希望感冒者不要因此造成心理负担。”她还强调这个过程中,应该认识到隔断的是病菌的传播途径,而不是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预防甲流身影之三:“我们一直努力着”
“我们高度重视预防甲流的工作,一直在努力着落实预防措施。”后勤处综合管理服务部曹庆国说。
天天消毒,健康向上——曹庆国告诉记者,为更好地确保全校师生的健康,学校专门成立了预防甲流工作小组。教学区课室每天晚上的消毒工作由珠江物业负责,生活区宿舍等公共场地每周两次的消毒工作则由大众物业负责。记者得知,自从九月份以来消毒工作一直在开展,而近期则加大了力度。另外,学生大型活动如有需要举办,应按规定提前申报消毒工作。具体申报流程为:举办方提前上交活动的相关信息至后勤处——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和人数等——由后勤处的相关老师审批后安排物业公司落实消毒工作。“对于特大型的活动,如全国公务员考试和日语考试等,活动前后均进行了消毒。”他表示,“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近日都加班了,只为落实好预防甲流工作。”
宿舍楼下张贴着预防甲型流感的信息
个人防护大过天——“口罩、体温计、宿舍楼下预防甲流小提示……这些,都是我们预防甲流的行动。”后勤处门诊部副主任孔淑敏介绍说,对于体温超过38.5度的病人,门诊部将转诊至大学城医院进行治疗。同时,门诊部在生活区的1栋7楼也设置了隔离室,但目前还未有人被隔离。“如有病例,我们也会派医生跟进的。”她告诉记者,预防甲流最重要的还是个人防护,如尽可能不去或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尽量不要用手触摸脸部等。
网络是个好平台——点击进我校各学院的网站,其中也不乏对于预防甲流的宣传。新闻学院与翻译学院重视网络的传播效应,在其首页或显眼的地方放置对抗甲流的小tips。新闻学院辅导员商杰强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此外,学院建立一套晨检和午检的检查制度,一旦发现有学生发烧超过38度将马上告知校门诊部。而财经学院辅导员沈长霞向记者展示学院预防甲流的创新做法,她打开了一个Q群,“这是我们财经各个班级的班委成员的QQ群,我们一有关于甲流的消息就在此公布和传达。”
团联及学院网站上关于预防甲流的宣传报道
全民预防 甲流的情况究竟如何
在一系列的预防行动背后,“甲流”情况究竟如何?记者搜集的相关信息显示:至12月6日,我省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8270例,重症病例273例,死亡18例。甲型H1N1流感就诊占门急诊比例从4.37%下降到2.70%。流感阳性标本中甲型H1N1流感占95.43%。至12月8日,全省共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827613人,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门诊部前来就诊的学生排起了“长龙”
孔淑敏明确表示,南校区目前未有任何已确诊的感染甲流人员。她表示,12月份至1月份是流感的高发期,但在11月中旬南校区前来就诊的人数就大大增加了。近期,门诊部每天接纳的病人由原来的约100人上升至260人,每天发烧的人则在30人左右。她表示,我校已经向上级部门申请接种甲流疫苗,大概在12月中旬,但由于社会对疫苗的需求量比较大,具体情况还要等上级通知。
全方位的调查告诉你:“别怕,甲流”
在此敏感时期,大家对于甲流或多或少存在着害怕心理。但记者通过全方位的信息搜集和采访,获得了较为专业的意见,“别怕,甲流!”是共同发出的声音。
孔淑敏从医学的角度强调,大家须了解“甲流”的症状,如出现持续高烧3天以上;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呼吸频率快或呼吸困难等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接受治疗。认识“甲流”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感染者的咳嗽或打喷嚏,与已感染者直接接触或其病毒污染的环境,接触受感染的生猪等。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对于它,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怕了。”她如是说。
刘丽红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强调,对于“甲流”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过于紧张。她说:“它是可防可控疾病,大家要有一种认真的心态来对待,但大可不必恐慌。”
新闻学院教授侯迎忠则从传播学角度阐述,学校利用网络等发布“甲流”信息和进行预防“甲流”的宣传是必要的,这有利于师生获取相关信息和进行预防工作。他说:“在事后舆论集中的时候,学校发布权威信息,定期更新内容,可帮助受众正确了解事情进展,避免无理猜测带来的慌乱。”
记者手记: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了相关工作部门负责人的忙碌身影。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学生对于学校所落实的工作徘徊在理解与不理解的边缘。记者采访感冒学生时,出现部分人避而不谈的现象。种种迹象让记者有了疑问:甲流,离我们有多远?随机采访中,戴口罩的学生中存在“跟风”现象,为的是图个心理安全;有学生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甲流很遥远;有的却表示说,到大学城外人群密集的地方就会感到害怕……
因此,记者向医生取经,请教心理学教授,也访问传播学教师。希望能从他们那里获得有效信息,通过新闻网这一载体传达给全校师生。
在这个冬日,让我们“同步过冬,不畏寒风”。一起平安度过,一起沐浴在冬天温暖的阳光中……
策划者:张烁
记 者:张烁 傅丹青 实习生 高子程 郭燕婷 官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