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校园搜索 > 正文

【校园搜索】别让手机乱了你的生活

文字:要闻部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1900-01-01 点击数: 分享至:

  

  编者按 来到广外一年多,大二的诗诗生活里覆盖着大量手机相随的片段:

  刚进入大学这个陌生的环境时,无比想家,手机成为她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情感流动的“一线牵”;

  进入学生会后,工作中的上传下达很多时候要靠手机来沟通;

  百无聊赖时,随手拿起手机,上网浏览新闻,了解近日世界动态,偶尔上上Q,寻找挚友胡侃几句;

  感到周遭过分安静时,打开手机中的音乐盒,借或舒缓或激荡的乐音让耳廓充盈;

  无疑,手机已经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姿态渗透进诗诗的生活,成为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之物。然而,在带来巨大便利的的同时,手机也悄悄地带来一种“时尚病”:常常感觉手机震动;手机忘了带,就浑身不自在……手机日渐成为造成日常焦虑的“元凶”。当越来越多的“诗诗”出现时,我们开始警惕手机依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为此,本网记者针对广外校园有关“手机焦虑症”的问题展开调查。

 
你是否也常常被手机的短信这样“轰炸”?

当手机流行时

  针对手机的“副作用”,记者发布了网上在线调查问卷,旨在对焦虑症的现状有一个更广泛的了解。根据调查数据反映,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可能患有轻微手机焦虑症,而6%的同学极有可能患有严重手机焦虑症。

  在绝大受访者使用手机的经历中,手机扮演着对外联络员、钟表替代品、综合娱乐机三大角色。其中,“便于与人联系”这一选项比例高达92%,很典型地体现一个大学作为“亚社会”的互动性。广外的校园活动如此丰富,无论是学生组织、社团的工作通知,还是班务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都需通过手机这一中介。


手机在你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正因如此,近九成的人称手机是他们的随身必备品,近七成的人会下意识地低头找手机。而也有十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非必要时,手机可有可无,携带手机偶尔还会增加负担,持有这种观点的同学主要是考虑到铃声状态时有来电会打扰他人,担心手机被盗,另外还有部分同学考虑到健康因素。

手机是否是你的随身必备品?

手机PK钱包,谁制胜?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本校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状况,记者对校内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采访。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都对手机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其中少数学生情况比较严重。

  东语学院09级的陈同学说,手机多数只是用于工作上的联系,“如果有事要做的话,出门忘带手机时就会觉得很不安”,除此以外,他并不十分依赖手机,平时即使突然缺了手机,对他而言,生活依旧。

  “出门时如果忘了带手机会觉得很慌,有时甚至觉得手机比钱包更重要。”中文学院的江同学如是说。对于他,手机不光是一种通讯工具,更是自己和外界之间的一个重要的纽带,“只要带了手机,即使忘了带钱也可以打电话叫人拿过来,有手机就什么都有可能。”江同学说。但他也为自己对手机的过分关注而苦恼着,如果手机调至静音状态,就算没有人打电话或发短信过来,他也会偶尔错觉手机在震动,在等重要的消息时这种情况就尤其明显。

  商英学院08级的小陈也时而会出现手机铃响和震动的幻觉。她告诉记者:“如果没带手机,就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对于“手机和钱包哪个更重要”的问题,陈同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我该不会是得了手机焦虑症吧?”陈同学无奈地说道。


你是否也在遭受同样的来电幻觉?  

“手机焦虑症”,源于心,显于形

  究竟什么才是手机焦虑症呢?使用手机而产生焦虑情绪就是手机焦虑症的表现么?我校心理咨询室的杨老师为我们解答了这个疑惑。

  杨老师表示,“手机焦虑症”是焦虑症的一种,它的产生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关。“手机焦虑症”有一个持久性的特点,一般至少持续六个月,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因此大多数同学的情况并算不上“手机焦虑症”,同学们并不必过分担心。但与此同时,他建议同学们平时少用手机,或者把手机转接到固定电话上,多与朋友或家人面对面地沟通,也可规定自己在固定的休息时间内关机,比如晚上或者休息日,并且多参加其他活动,转移注意力,如读书读报、外出散步等。杨老师强调,我校学生生活节奏较快,各方面压力相对较大,与手机的联系相当紧密,然而大学生应该正确了解手机的作用,认识到手机只是一种通讯工具,学会正确使用手机,尽量避免手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什么时候起,恋上手机的存在?

  为了从生理的角度了解“手机焦虑症”给人带来的影响,记者采访了我校校医室门诊部刘主任。他告诉记者,辐射会对人体产生巨大影响,比如它产生的射线会杀死脑细胞,对整个大脑产生一些危害。因此手机辐射对人体,特别是大脑也会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对于人的五官而言,虽然现无确切研究可证明手机辐射会对人耳等器官产生副作用,但是长时间使用手机会让人产生眩晕感。刘主任同时表示,虽然手机辐射大于座机,但整体而言,手机的辐射量其实也是很微小的。然而考虑到手机的随身性,它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潜能是很大的。刘主任建议大家,尽量多使用座机,并且在使用手机时最好遵循“手机离身体越远越好”的原则,比如用耳机替代直接接听以拉大人体与辐射源的距离;放置手机时最好放在裤袋而非衣袋里;短时间的直接接听最好使用远离心脏的右耳接听,长时间接听电话时最好左右耳交替使用等。

放开手机,生活更开阔

  东语学院的辅导员罗老师表示,据他个人观察,大一、大二学生基本不存在手机焦虑症现象,至于那些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往往会因担心错失工作机会而时刻关注手机情况,但这种现象应该是属于正常范畴内的。现代人由于学习、工作的压力,对手机这一通讯工具确实有所依赖,但手机焦虑症并不是很普遍,或很严重。同时,他建议大家平时应该放松心态,不要过度紧张。  


偶尔,把手机放下,感觉会更好

  中文学院的辅导员王秋萍老师同样认为,目前在她所观察到的学生中,尚不存在特别严重的手机焦虑症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对手机这一通讯工具的关注很集中。对此,她表示,这不是个别学生的现象,而是一个群体现象,主要是因为这个时代手机为大家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改变了大家的通讯方式,同时造成了大家对它的依赖。在她看来,手机并不是沟通的唯一渠道,人应该有多种生活方式,如果尝试不依赖手机,那么生活会更开阔,人的感觉也会更好。 

  记者手记:手机作为一个科技时代的产物,为我们带来无限的便利和乐趣,但如果任由它驱使我们的生活,让焦虑的情绪占上风,甚至伤及身心,却非你我所想见。理性而自制地使用手机,才是你我对待手机这一 “机器”最理智的选择。

 

专题策划:江文斌

记者:林如莲 黄芳 张丝茗 实习生:江文斌 朱嘉茵 廖艺诗 熊英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