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去年,我们挥泪告别,短短十几天,却可以占有我们所有的快乐和悲伤。我们约定在某年某月某日,还要一起去看那些没有看过的山,去蹚没有蹚过的水,去纪念那些值得纪念的纪念…… 该忘的早已忘却,该记得的也日渐模糊,但有些记忆,即使只剩下细枝末节,也能在某刻——轻易地,便击碎整个心灵。
今年,我们将再次出发,有感怀,有激动,有热忱,更有些是初次下乡的期待……
三下乡在即,你可曾收拾好背包走天涯?
下乡——05新亮点
在6月2日下午举行的2005年三下乡新闻发布会上,新任校团委指导中心主任陈幸强介绍,本次三下乡的队伍组织投标工作权力全部下放到各学院团委。由各学院团委对各个投标书进行审核挑选。最后投标成功的队伍会在6月6日公布。
本次三下乡,校团委统一为各队伍投保险,统一进行评优以及统一发放活动经费。今年三下乡的经费由学校团委统一发放到各学院,再根据“公平但不是平均”的原则发放给各个队伍。
他也强调了,由大学城新生投标的队伍必须要有一名参加过三下乡实践有经验的大二或以上的老生领队,完全由新生组成的队伍会被取消资格。
在新闻发布会上,校团委副书记刘志军尤其强调了本次三下乡的一个新增项目:世界华人越棉尞联合会青年夏令营,是三个校级项目中的其中一个。
本次夏令营是由世界华人越棉尞联合会这个世界华侨组织举办的,目的是组织各国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外国青年来粤参观学习。而夏令营将会在7月14日至8月15日举行,基地将设于我们学校。因此,学校需要70-80名志愿者,协助参与管理本次交流活动。
刘志军表示,志愿者必须在活动期间负责3-4名外国友人的服务工作,小到机场接机,大到陪同参观学习,志愿者都要全程负责。
而此项活动的报名工作已经开始,团委将会对每位报名同学进行面试挑选,然后进行有关外交礼仪等方面的严格培训。
下乡——启程在即
与我校大多三下乡队伍扎根于广东地区的情况不同,交流学院的李瑞和同班的另一名同学组建了一支远征贵州的团队。
队伍的目的地是贵州开阳的龙岗镇和楠木渡镇,其中龙岗镇更是国家一级贫困村,当地情况可想而知。队员将在当地的小学和中学担任义教工作,并对当地的旅游状况进行调研。
“其实选择贵州开始是有点不服气的心理。”李瑞说,“许多同学觉得在省内的一些地方生活条件已经非常的困难了,但是在我们的国家还有比这困难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地方我们没有接触到。我们希望能去到真正贫困的地方,帮助有需要的人。”
虽然下乡的地点远在贵州,但是与当地的有关部门的联系却非常的顺利。“因为当地迫切地希望有更多像我们一样的志愿者,所以都很热情与我们沟通。”李瑞说,“我们是直接联系贵阳市团委,然后再由其帮助我们联系适合的学校。而我们提出的要求就是要到真正极度需要帮助的地方。”
现在队伍已经通过了学院的审批,队员的招募也完成了。但是,由于当地的接待能力十分有限,最后选定的队员只有20人。“我们是面向全校招募队员的,当时的反响非常热烈!但是名额有限,许多优秀的同学都没能加入,我们也觉得非常可惜。”李瑞表示。
由于此次目的地远至贵州,经费成为其中最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在招收队员的时候也考虑到了队员的经济承受能力。据李瑞介绍,每名队员预计至少需要700多元的花费。另外队员们还要经受体能的考验,为了节省经费,队员们将搭乘21个小时的硬座火车从广州远征贵州。
“虽然未来会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一定会尽我们所能去做好每一件事,毕竟人生也难得这么一次机会。”李瑞说。
下乡——“不去将是你一生的遗憾”
“我们是为了用我们的经历感动一些人,让这些人接过我们的经验去感动另一些人,我们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被感动,未来因此变得有希望。”在去年经贸学院三下乡总结会上,实践部长郭旭佳曾这样说过。他认为,三下乡就像一支接力棒,会越传越广,越走越远。
“三下乡是人生里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纪念,”交流学院的小刘说:“一队人齐心地做一件事,仅仅十几天的时间,就和当地的人当地的学生有了依恋,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就像某些人,某些曾经在生命中留过重重一笔而再未谋面的人,会想念,会在某些时刻深刻地想念。”
经贸学院的小C,去年曾看过学院三下乡的总结会,当时就被那些记忆打动了。他说:“听去过三下乡的人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经历,我希望能在学生时代做一些事情,感动自己和感动别人。所以,我期待出发。”
下乡——“想说爱你不容易”
虽然每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都有许多同学争相报名,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三下乡”不感冒。
经贸学院的罗同学说,暑假自己已经有了打算,所以不会去下乡的。据了解,这代表了许多不准备下乡同学的意见:上了一学期的课,终于等到长达两个月的假期,有的同学会利用这个长假去外面旅游;有的同学则计划到一些单位实习、打工,特别是大二大三的学生。信息学院的小林就说:“马上要大三了,暑假争取去外面找些跟专业相关的兼职,为以后的就业找一下方向,也可以赚一下外快。不过其实其他兼职也可以的,因为现在学到的专业知识还不是很够,主要还是体验社会吧。”至于考研一族,更是全力以赴地在备战。
也有的同学对“三下乡”挺感兴趣,但却对学院的下乡点不甚满意。大二的倪同学说:“学院每年都安排去同一个地方下乡,也太闷了吧?难道就不能听取一下学生的意见组队去更需要我们的地方?如果能给我们更多的自主权就好了。”另外他也提到经费问题:“虽然说现在可以自己组队下乡,但是听说学院在经费方面卡得比较紧,这样对我们学生来说等于切断经济来源,很难真正去进行活动。”
据记者了解,现在对“三下乡”热情最为高涨的主要是大一的学生,他们有的正准备加入学院的下乡队伍;有的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自己的团队,写计划书,联系下乡点,搞得不亦乐乎。反观大二大三这边,一切则都相对平静。
小组成员:刘烨、黎靖、石秋菊、陈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