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外,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带着“记者梦”加入新闻社、资讯中心等校园媒体,他们其中的一些人甚至以校园媒体的工作为跳板成长为真正的记者与媒体人。11月8日,在第十四个记者节来临之际,我们走进这群“校园媒体人”,寻找激励他们前行的力量。
敬业的校园记者
校媒记者:坚守新闻理想
瘦弱,黑色大眼镜框,常常背着一台单反,这是广外新闻社摄影部前任部长丘君韬留给大家的印象,这个充满新闻理想的“小个子”内心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今年暑假,他在校宣传部的推荐下前往羊城晚报实习,他拍摄的照片三次刊登在羊城晚报头版,实习生照片三次上头版,这在羊晚的视觉新闻部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这让我小有成就感”,但这样的光环背后更多的是背后的艰辛,“为了拍摄消防队营救被埋在废墟下的吊车司机,我在滂沱大雨中被淋了两个小时。”谈起这些时他没有丝毫的埋怨,“我相信这都是值得的。”曾一线报道利比亚战争的央视记者王梦曾这样评价记者这个职业:“记者这个职业有点像做慈善,所有的得失成败更多在于心里的满足”,丘君韬的观点与此不谋而合,在这个一直坚守新闻理想的准记者心中,记者的工作不只定义为“及时迅速地拍照写文章”,以敏锐的眼光发掘事实真相,尽自己所能通过媒介帮助那些应该帮助的人。
丘君韬在羊城晚报实习时拍摄的照片
英文学院的陈舒婷是新闻社的新任社长,从大一到大三,从实习生到校媒资深记者,回忆起两年以前不论是采访还是写稿都小心翼翼的自己,她惊觉“我真的成长了不少”,如今的她举手投足间都洋溢着自信,“做记者能学到很多,不仅是处事和应变能力,更多的是通过观察和感受获得的自我提升。”。
“我曾采访过广外前校长黄建华,教授年过七旬且身患重病,但仍然坚持编撰汉法大辞典,这让我十分动容”。三年的采访经历,带给她的不仅是新闻业务上的提高,“那些或者勇于创新或者兢兢业业或者默默奉献的新闻主角,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这比任何课堂教育都要有效。”
聂韶翀是翻译学院大二学生,也是广外校刊COSA的记者。她的记者梦起源于高三时的一篇作文《留一点空间》,因为完成情况不理想,老师布置他们走上街头做调查采访。也正是在那个周日下午,顶着烈阳她第一次了解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摩的司机,“他们并不像大家传言中的那样,宰客、欺负妇幼、甚至拐卖儿童,实际上他们很可怜,不仅要风里来雨里依靠这份工作养家糊口,他们的自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调查与采访让她走进了一个看似熟悉其实未知的真实的世界,她开始关注身边每一个平凡人,也因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学生记者的道路。
年初白云山隧道事件中,她加入了白云山保护小组,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反建活动,但当组员提出通过COSA进一步宣传反建意见时,她断然拒绝,“当你作为记者时,你的所说所写都是有力量的,有导向作用。”在聂韶翀看来,无论是社会记者还是校园记者,都应该站在绝对客观公正的角度,短短一年的记者工作让她从“愤青”变成了“稳青”——思想沉稳、行为稳重。
院媒记者:最难忘志同道合的朋友
中文资讯部部长吴沁妤谈到让她萌生做记者的想法源于高中时的一篇课文,而这篇课文是获得普利策奖的新闻稿。她开心说道这篇新闻稿不仅让她拥有了当记者的梦想,更让她有了“如果中国也有自己的普利策奖就好了”的想法。面对突如其来的任务她抱怨过,面对课业和新闻的冲突她焦虑过,但正是因为对新闻的执着,成了她竞选资讯部部长的理由和动力。她还有着重整院网,修改版面的想法,让院网也可以成为新闻网上被关注的一角。她希望自己和她的团队能踏踏实实、平平安安地做好资讯部的工作,做好新闻即使不知道未来是否会从事新闻事业。“真正的新闻不是广告,而是反映现实的。”说到中国新闻的现状,她略显严肃但她依然希望自己小小的努力可以改变些什么。
吴沁妤:“如果中国也有自己的普利策奖就好了”
中文团学资讯部干事同时也是新闻社要闻部成员张洁怡则表示自己高中时就接触过新闻写作,并且对新闻抱着极大的兴趣。来到大学,更是想借着新闻社学习有关编辑、摄影、PS技术之类从前并不熟悉的东西。经过这一个月的部门考察期,她说不仅觉得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每一天都在提高,而且收获了莫大的快乐。在过去不久的中文院运会繁重而艰巨的拍摄任务中她更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觉得来到这里的每个人都是抱着一定想法的,真心的,他们是真的喜欢新闻。”谈及在资讯部交到的可以交流、交心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她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创意写作专业1201班的一群同学则致力于挖掘校园咨讯,他们运营着一个半民间半官方的趣味资讯平台——“广外印象”微博和豆瓣小站。“广外印象”缘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首先是冷淡对待,因为只当它是作业,然后是热情高涨,接着坚持不懈地运营。” 总负责人冯志健说起自己对于广外印象的感觉变化。“最难忘的是更深入地认识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团队的伍华星同学说起了自己在广外印象难忘的经历。“一起到云南米线小店去策划栏目,一起拍照,一起采风的日子很难忘。”
“广外印象”团队成员照
从广外走出去的“媒体人”
“一入报门深似海,如果离开会不舍”,毕业于2006年的我校学生周伟良曾担任新闻社社长,大学毕业后投身媒体,现就职于广州日报,他“爱”上了这行当。
从校园媒体人到社会媒体人,周伟良对于适应这样的角色转换也费了一番功夫。之前做校园采访,对象大多是在校师生,谈不上采访被拒,因涉及面小在问题设置方面也不会存在太多困难。进入社会后,记者需要突破的困难比较多,例如采访对象难联系甚至拒绝接受采访,又或接受采访却百般刁难。“微博上有个粉丝已经突破十万的‘我的采访对象是极品’的账号,专门给记者同行们吐槽采访对象,你去看看就知道做记者多么艰辛!”周伟良笑言道。
南方报业集团记者林若川也曾任广外新闻社副社长。在他的记忆中,广外新闻社给了他一个施展拳脚的舞台。他告诉记者,广外的媒体环境和条件好,和专业媒体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对广外新闻人来说,有很大的空间展现才华,提升自我。他还透露,不少当年和他同在新闻社工作的同学现在都从事媒体行业。
南方报业集团记者林若川
在南方卫视担任外事记者的欧阳之英入行已经五年了,由于是本科外交学和硕士外交学专业出身,所以刚开始时,她学得比其他人都要慢。南方台是培养全能记者的地方,从选题,策划,外采,撰稿,编辑,精编,全部都要自己做,她要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做好一件事,压力很大。为了填补理论知识的空白,欧阳之英每年都会参加电视台、集团举办的学习班,也会在外国媒体人前来讲课时认真翻译讲稿,加上做主持人的经历和做翻译时练就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一出镜就受到了大家的肯定。
南方卫视外事记者欧阳之英
进入社会,对新闻这一概念的理解也许会和当初很不一样。“以前以为新闻就是不加修饰的把真实记录下来,实际上,每条新闻都是有角度和导向性的。功力深厚的记者是叙中带议,不着痕迹地向大众传递正能量。”欧阳之英说。
相信不少在职场摸爬滚打过的人们,包括记者,都会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自己的看法。周伟良认为,理想不能整天想,工作还是要少说多做。整天想来想去,理想是不会实现的。离开新闻社已有一段时间,周伟良仍然不时浏览广外新闻网,“新闻社的记者都比较敬业,会花心思去做一些专题,写稿也比较勤快。这些都是很值得称赞的,希望这些传统可以发扬光大。”同样的,林若川并非新闻专业毕业生,刚正式进入新闻行业工作时,他也接触到了许多陌生领域,但并未因此失去自信。“《南方》杂志是份时政刊物,对记者的专业要求比较高,我接触到了很多陌生和未知的东西。每次遇到陌生的题材我都会准备很多材料,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林若川告诉记者,“如果现在我遇到全新的领域,我还是很高兴能够去学习的。”
“欢迎师弟师妹们加入新闻业。要多读书,多看报,多实习。”“要坚持理想,并会运用所掌握的知识。”采访的最后,周伟良和欧阳之英分别给出了自己对诸多有新闻梦想的广外学子的建议。林若川还告诫青年学生们要多读书多积累,对法律、经济、文学都要有所涉猎,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要急躁地想要改变太多,目标也不宜定得太高。
专题策划:实习生 栗雅婷
专题采写:北校校园部
专题统筹:记者 蒋雨欣 实习生 栗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