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周五特稿 > 正文

【周五特稿】网络求助,爱心背后的思考

文字:何嘉淇 杨诗敏 黄敏佳 实习生 钮嘉希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梁玲华 屈晓蓓 发布时间:2016-05-13 点击数: 分享至: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信息传播愈加迅速便捷,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有机会进行求助,从而度过生命中最困难的时期。因此,借助轻松筹等网络平台发布求助信息,并在微博、微信中进行转发为越来越多的求助者所使用。为筹集医疗费用,我校商英学院林安琪(其妹妹被确诊为降结肠癌,母亲突发脑出血)与英教学院陆柏而(其父亲突发性脑干出血)发出网上求助信息。通过我校学子、老师、校友以及社会上的热心人士的接力转发与慷慨解囊,两人的捐款均达到预期筹款数目。


众人纷纷伸出援手,慷慨解囊

爱心如潮,质疑相随

正如林安琪所言:“病魔无情而幸在人间有爱,一人无力幸在众志能成城”,同窗有难,众人“网”助,此景已然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随着网上求助信息的增加,个人公开求助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

对求助者而言,遇到的问题便是被求助者对他们的质疑。在调查中,过半的被求助者都表示,看到这些网上求助信息,首先怀疑的就是求助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就是善款的去向,还有求助者如何使用多余的善款等等。

面对一波又一波的质疑,林安琪和陆柏而都表示,自己是做好心理准备会在很长时间内受到各种质疑的。林安琪坦言:“毕竟大家对这种事情的第一反应总是怀疑的。不过你要相信大家是关心你才会来询问的,因此不要轻易失去耐心。得到大家的帮助,自然也就要承当起相应的责任,对得起他们对你的信任和帮忙。”

求助者会被质疑,也从侧面反映了被求助者对此事件的关注。唯有关心,才会去质疑,才会牺牲时间与精力去核实。从另一层面来看,敢于质疑,会去核实信息的人越多,越有助于善心不被利用,促进网络求助的良性发展。而且,也正因为信息被核实,善款去向得以公开,同窗有难,众人“网”助的温馨场景才会发生。

帮与不帮,你是否在犹豫?

发出网络求助信息的求助者会面临质疑的问题,而被求助者在证实求助消息后也会在转与不转之间纠结、在帮与不帮之间犹豫。“网络求助应运而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与“网络求助信息真假难辨要警惕”两种观点的支持者都大有人在。据了解,被求助者是否实施救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基于人们对网络募捐真实性的看法或信息真实性的确认与否。

选择转发或支持的人往往是比较相信网络求助的真实性或已通过一定途径确认了求助信息真实性的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施助的被求助者多为“与求助者相熟识的人”,因为他们比其他人多了一个确认信息真实性的途径。尽管有的人因为“自己没有收入来源”选择转而不捐,但“给求助者多一个求助途径,多一份希望”是他们共同的初衷。既转发又转账的15法学张同学就明确表示自己“会减少一些日常不必要的开支,捐出个人零花钱”。深受家庭布施善行观念影响的15商学院许同学则选择与父母商议施助,帮求助者渡过难关。

尽管会捐助或转发的人不少,但更多数人会选择不转不捐。其行为最大原因还是网络欺诈的问题随着网络募捐的发展日益突出,严重降低了人们之间的信任感,最终导致对求助信息的不够信任。15级新传李同学认为,“虽然部分朋友圈在转发求助信息时大都会打上‘这是我的朋友,信息属实’之类的话以提高信息的真实性,但是我觉得很多东西都可以伪造,始终还是不会太相信这些信息,所以不会轻易转发”。14级金融投资吴同学也指出,前阵子有不法分子利用虚假事件欺骗人们捐款的案件遭到曝光后,给捐助者一个巨大的打击,也让大众不敢轻易奉献爱心,从长期来看,这对社会信用的危害也是致命的。

健全体系,帮在“网”外

尽管网络求助出现了很多问题,但还是有很多人会选择采取这个方式去筹得善款,与现有的社会救助体系尚未完善有关。林安琪和陆柏而均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对社会救助机构了解不多,这折射出公众对救助体系了解不多的现状。此外,慈善组织需要的手续繁琐,但能提供的金额不大,对急需大量用钱的求助者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陆柏而向社会救助机构申请救助金时,社会救助机构直到她提交申请一个月后才拨款5000元,援助效率低,耗时又久。

若想让求助者得到有效帮助,减少网络求助诈骗事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势在必行。法理学教师杨斐认为,如果拥有一个健全的社会救助体系,网上救助将会减少,网络求助诈骗事件发生的概率亦将随之减少,社会将变得更有序,公民的社会道德也将得到提升。

真正使帮到求助者的最好方式,应该是健全社会救助机构,让公益在线下成为一种常态化,一方面使求助者能够通过正规渠道得到帮助,逐渐让个人求助成为不必要的选择,另一方面能有效避免善心被有心之人利用受到伤害,营造良好的慈善环境,让爱溢满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