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特别策划 > 正文

特别策划:“传播孔子思想 担当文化大使”系列访谈之六

文字:记者 崔姗姗 实习生 卢浪 郭敏仪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1-10-28 点击数: 分享至:

   

系列访谈之六

《张秀强:难忘“秋千”,内省寻路》


    编者按 一水之隔,隔不开的是他传播中华文化的满腔热情;两地相望,望不断的是他对孔子学院工作的无私奉献。2008年3月份,带着传播中国文化的理想与教书育人的抱负,张秀强踏上了那片樱花盛放的土地,前往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开始了他的传道授业解惑之旅。醇醇的樱花香远益清,而张秀强带去的那缕中国文化的清香也必定在异国他乡沁人心脾。

初入札幌孔子学院,惊异与欣喜并存
    出发去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之前,张秀强的脑海中已勾画出了孔子学院的模样。他觉得,孔子学院应该与札幌大学的其他学院一样,设在札幌大学本部。可到那里后,才发现与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孔子学院并没有设在札幌大学本部,而是在札幌中心车站附近的一栋写字楼里,租借了一片区域作为上课地点。性格直爽的张秀强说道:“刚到那里,我确实吓了一跳,因为这和我想象中的太不一样。后来我才知道,这样安排是有原因的,因为孔子学院上课是要考虑到交通的便利性。临近火车站,方便各地的学生过来听课。”
    惊异之余,让张秀强感到欣喜的是,札幌孔子学院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孔子学院只有教室若干、学员百余,却让张秀强感受到了日本友人们学习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他坦言,事前根本没有想过学员们的热情会那么高涨。所以,慢慢适应了那里的工作环境以后,原来的那种落差感也逐渐消除,张秀强开始享受他在札幌孔子学院的工作。
    谈到札幌大学孔子学院的规模时,张秀强告诉记者,第一年只招到100多名学生,此后规模不断扩大,至今已有300多名学生。虽然人数还不算多,但张秀强对札幌孔子学院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张秀强(右三)与学生们在一起

八旬老人十岁童,学习汉语志不同
    就在那个百来平米的办公室里,张秀强开始了传播中华文化之路。张秀强告诉记者,孔子学院学员们的年龄跨度很大,年龄最大的有八旬老人,最小的还只是十岁孩童。而每个人学习汉语的动机都不一样,既有经济发展、个人就业的原因,也有纯粹出于兴趣爱好。在这样一个班级里,要平衡每位学员的兴趣爱好、让每一位学员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确实很有挑战性。张秀强表示:“这当然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也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但和他们相处久了,自然就会知道要教给他们什么。”
    而让张秀强感动的是,孔子学院的学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家庭主妇,她们学习汉语是因为近年来北海道地区的中国旅客人数激增,这群热情善良的日本女人希望学习汉语,做一个汉语志愿者。

 

前三任中方教师与日方院长张伟雄合影(左起张秀强、张伟雄、王凤兰、沈林)

华夏文化了解有限  内省探寻新道路
    传播中华文化,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展现给当地人们是张秀强日本之行的美好愿望。张秀强说,在去日本之前,在对中国文化了解方面还是比较自信的。当时很少考虑到真正面对日本友人时,自己能否自如地把意思表达出来,也没有去思考作为一名“中国文化传播者”,还有多少路要走。
    张秀强给记者讲了个发生在课堂上的故事。一天,他在课堂上讲解“秋千”这两个普普通通的汉字。让他大吃一惊的是,当他讲解完后,班上一位年纪较长的学员当场写下了“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和“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两句诗词。那位学生叫松坂,是一位退休的小学校长,他告诉张秀强这是他在小学国语课上学习的中国诗词。这着实让张秀强又惊又喜,“就算中文系的学生也未必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想起这两句诗句。而且他的书法写得非常工整、漂亮!”后来,他又发现,班上还有一位学员在研究郁达夫其人其作,聊天时,那位学员如数家珍地告诉他郁达夫的散文里面有提到广州、杭州等地,而张秀强对此却了解甚少。
    张秀强坦言,过去一直生活在本国的文化氛围中,自以为很了解。而在日本的这一年里,才发现自己对本国的文化了解得不够深。在这样的触动下,张秀强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能让他更加热情地去深化对本国文化的了解。而长期的日语教学也积淀了他对日本文化的了解,让他探寻出一条浅显易懂、易被接受的教学道路。       

        

                  孔子学院学员从西班牙给张秀强寄回来的明信片

满载归国 友情难舍
    一年时间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来说远远不够,却足以让友谊开花结果。一年的教学结束,留下的是讲台上的声声讲解;带走的,却是早已超越了师生情谊的诚挚友情。谈起那一年教过的学生,张秀强还能说出他们每个人的特点:总是牵着他双手亲切地喊他张老师的十岁小女孩,那位总是跟他讨论郁达夫的日语教师,临走前送了他一本厚厚的《杜甫诗集研究》的诗歌爱好者……
    2009年3月底,一年教学工作结束后,张秀强离开日本,启程回国。抵达广州后,他给孔子学院的学员们发去邮件报平安,让他意外的是,有一位学员给他回邮件说:“虽然这样说有点失礼,但是我真像牵挂自己的孩子一样牵挂着你,知道张老师你平安回到广州,那我就放心了。”这让张秀强感动不已。张秀强说,他跟那位学员的女儿同岁,前不久,那位学员还给他发来一张全家福,兴奋地告诉张秀强他当上了外公。采访过程中,张秀强还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寄自西班牙的明信片,上面的汉字写得工工整整,那是他的日本学生去西班牙旅行时寄给他的。“去西班牙旅行还能想起给我寄张明信片,真的很难得。”张秀强说,虽然现在学员们还是会叫他一声“张老师”,但他知道他们早已是彼此生命中难得的一位挚友。

    回到广外,现任东语学院日语系系主任的张秀强表示,现在仍然经常访问札幌大学孔子学院的主页,密切关注孔子学院的发展。他表示在日本工作的一年间,通过孔子学院这扇窗口,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对中国社会发展也越来越有信心,这让他感到十分欣慰,他希望中华文化的传播之路能够越走越远。
                               

张秀强简介:
    张秀强,山东临沂人。200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日语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目前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2003年2月起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日语系教师,主要承担基础日语三、四以及日语口笔译教学。2003年4月—2003年7月,因工作需要,被借调至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负责对日联络。2008年3月—2009年3月,受国家汉办派遣赴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2005年12月晋升讲师;2010年12月,晋升副教授。2009年4月—2011年5月,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系高级翻译教研室主任。2011年5月起,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