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访谈之二:
《李砾:“文化播种者”在秘鲁》
编者按
广州已过秋分时节,她却仍在秘鲁阿雷基帕;十五的月儿分外圆,她却只能在异国他乡抬头遥望;课堂上谈笑风生,夜阑人静之时她也有无法排遣的乡愁。然而,在离家一万公里的思念和孤单里,她用智慧和辛勤种满“中国树”。每一棵“中国树”都培育在她学生的心里,她不只种下知识,更播种下作为孔子学院教师的品德和形象。她就是秘鲁阿雷基帕圣玛利娅天主教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李砾。 本系列访谈由党委宣传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共同策划。
工作意义: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
在阿雷基帕,这块中国文化的“荒漠”里,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孔子学院,这个文化交流的平台上,她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在三尺讲台,这个传道解惑的舞台上,她挥洒自如、诲人不倦。在秘鲁,李砾为异国学子开启一扇走近中国文化的窗户。
李砾说,虽然不知道孔子学院的学生在多年后会有多少人仍能说汉语、使用汉语,但这些学生会记住她这个中国朋友,她也会成为一个中国文化符号,作为一名“孔子学院教师”留在学生的记忆里。
李砾与学生合影
孔子学院的学生,不仅能从李砾那里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知识,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中国老师的为人处事。学院的汉语课、所有活动和工作细节,让这个与中国远隔一个大洋的南美小城的居民拥有真实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机会。
“一个早上,我和我们孔子学院一个60岁左右的学生交谈,告别时,我说‘Thank you for joining us(谢谢你加入我们孔子学院的行列)’,他的回答是‘Thank you for giving me such a world(感谢你们给了我这样一个世界)’。”在那个早上,李砾又一次看到自己工作的意义。
孔子:中华文化的象征
李砾向记者介绍孔子学院的文化内涵。“用孔子命名并不意味着《论语》或某些儒学经典是学校的主要课程。孔子于此是一个象征,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李砾在秘鲁
孔子学院的语言文化课程以及孔子学院的全部活动,向秘鲁人民展示了中国古老而新鲜的语言和文化。这其中涵盖儒家的仁义,亦包含老庄的智慧,还包涵近现代中国人融入世界变革创新的不懈追求。而孔子学院老师以“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将孔子学院的文化内涵星火相传,让中国文化在异国他乡发扬光大。
孔子学院:为中外双方合作高校提供机会
对于每一所孔子学院中外双方合作的高校来说,李砾的个人体会是,孔子学院为高校提供一个平台,其发展将会为走向国际化的双方提供各种机会:学生的交流、学术的交流以及人才的培养。后一点意味着孔子学院也是学校培养具有国际合作经验的管理人才、具有跨文化意识的教师基地。
李砾与广外志愿者合影
对于每个选择参与这一项目的志愿者来说,有一点是肯定的:孔子学院的工作机会将成为一笔可观的精神和学识财富。谈到“如何与外国人在沟通中增进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这一问题,李砾表示,“我们祖宗有句话非常管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李砾:道路虽曲折,我辈必尽力
李砾认为,孔子学院既是国家的一个重大项目,也是一个新鲜事物。现今如何运作没有固定和规定的模式,将来如何发展也无法预料。每一个孔子学院的模式都是独特的,因此几乎所有孔子学院的运作模式都无法为他人拷贝。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孔子学院都要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存在和发展的道路。
隋广军书记访问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与该校校长阿贝尔(左二)、前任校长胡琉(右二)、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哈依米(右一)及中方院长李砾合影
李砾说,圣玛利娅天主教孔子学院所在的城市并非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华人非常少,甚至可以用“罕见”来描述。在孔子学院建立之前,汉语教学课堂仅仅在一所大学和一所私人学校开设过,学生很少,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也不连贯。如今孔子学院已开设两年,目前成为这个城市最大的汉语教学机构,但每一期的学生仅仅在100至150人之间。她表示这已是尽了最大努力的结果。生源仍是一个大问题,将影响着孔子学院的发展和未来。
李砾与同事在圣玛利娅天主教孔子学院
对于圣玛利娅天主教孔子学院的未来,李砾表示尽管工作开始了,开头很艰苦,未来的维持和发展将会更艰巨。怎样使这个学院存在并发展下去,是一个难题。孔子学院中方人员更替实行轮换制,是否每一任中方人员都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也值得思考。
李砾如春蚕吐丝,烛照人寰,为秘鲁学生开启中国这扇古老又新鲜的文化大门。她站在时代的前端,像一架贯通中西的桥梁,让两种不同的文化在此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她深信孔子学院的意义无论在哪个层面都将是深远的,“作为最初一批参与这项事业的人,我会尽力!”
附:李砾 简历
李砾(曾用名:李丽)
出生年月:1955年3月
工作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教育背景
2000.9-2003.6 暨南大学中文系 文学博士
1985.9-1988.7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文学硕士
1979.9-1983.7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文学学士
学术职业经历
2004.2-至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副教授、教授
1999.6-2004.2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对外汉语教学中心 讲师、副教授
1995.1-1999.6 旅居英国,先后在Goldsmith College和 University of Greenwich等校进修
1988.7-1995.1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史及艺术理论教研室 讲师
1983.7-1985.9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室 教师
教学与研究的主要领域
中国古典文学,中西文论文本阐释,比较诗学,对外汉语教学
近年主讲课程
1.中国古典文学(唐宋元明清)
2.唐宋诗词研究
3.比较文学
4.汉语言文学史(对外汉语)
5.中级汉语精读(对外汉语)
近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人间词和《人间词话》审美鉴赏理论的形成,文艺理论研究 2005(4)
2. 阐释·诠释,外国文学2005(2)(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
3.李商隐的七律无题与伊丽莎白·白朗宁的十四行诗——兼论中英文传统抒情诗美的异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5(2)
4.试论当代文艺理论对传统诗学的阐释,汕头大学学报 2004(5)
5.跨文化比较中诠释的物意言关系之谜——叶维廉《言无言:道家知识论》解读与商榷(上)(下), East West Forum (美国纽约,中外论坛)2004(2)、(3)
6.毛泽东的诗学观念与臧克家的诗论,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4)
7.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学作品导读的诠释技术,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版) 2003(2)
8.中西文化交汇碰撞中美学研究的经典范例,中山大学学报2003(1)
9.叶维廉诗学理论诱因分析,学术研究2002(6)
10.跨文化比较中模子的确认及应用——叶维廉诗学理论支点分析,暨南学报2002(2)
11.论迈纳《比较诗学》在方法论上的意义,中山大学学报,2001(2)
学术论著
1.人间词话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臧克家评传,重庆出版社,1998(与蔡清富合著,初稿执笔)
3.20世纪中国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合著,撰写《新诗潮:从朦胧诗到实验诗派》一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