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思政在线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法语/Français 俄语/Русский 阿拉伯语/العربية 西班牙语/Español 德语/Deutsch 日语/日本語 印尼-马来/Indonesia 朝鲜语/한국어 意大利语/Italiano 葡萄牙/Português 印地语/हिन्दी 泰语/Việtไทย 越南语/Tiếng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广外吾师 > 正文

【名师风采】韩永红: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文字:张俏曼 实习记者梁嘉颖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梁玲华 张俏曼 发布时间:2019-03-06 点击数:

我们在约定的地方见到了法学院教授韩永红。简单的寒暄后,她就指着采访提纲上“您在教学、科研方面均成果斐然,能否分享下您管理时间的方法”这个问题,笑着说,“我恐怕回答不了,说实话,对于时间管理,我也还在摸索中呢。”这严谨求实的态度跟资料上呈现的韩永红一样——她本、硕、博均毕业于号称政法界“黄埔军校”的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开始在我校任教,从事法学双语、全英课程教学工作,是我校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共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40余篇,多次获本科研究生教学奖,获评优秀研究生导师以及我校第五届教学名师,同时兼任亚太法协“一带一路”分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多项社会兼职。

2018年第五届校级教学名师韩永红

学然后知不足:永远在学习的途中

尽管各类成果斐然,在采访中韩永红一直表示我校有很多各具特点的优秀老师,自己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对于如何取得各项显著的工作成绩,她也只是引用了《礼记·学记》中的一句话,表明自己还只是个在途的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回望自己在西南政法大学度过的学生时光,韩永红笑言是非常充实而美好的记忆,只是自己一直“比较书呆子”。她说,学生时代的自己和当代的学生相比,少了很多选择,但也不会被很多选择所困扰,“非常单纯、简单地去学习”。她也认同有时候人生是不能够进行控制和规划的,但是能做的就是做好应当做的事情。

时至今日,韩永红在法学这个领域已经跋涉20余年,但她始终觉得这门高深的学问需要她不断地钻研。这不仅仅出自个人对法学的兴趣,“活到老,学到老”于她来说还是一种责任感。“你要给别人一碗水,首先你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她认为老师和学生在信息面前是平等的,有时候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甚至比老师高,这就需要老师具有责任感。韩永红谦虚地表示,自己“比较驽钝、不聪明”,因此不敢停下学习的脚步。

教然后知困:不懈推动法学全英教学

韩永红来到我校任教后,发现国际化发展定位和她在法学教育上,尤其是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理念非常契合。结合广外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实践,韩永红提议我校的相关课程体系应当包括五部分,分别是通识课程、法学基础课程、法律英语课程、法律全英课程和法律实践课程。她认为,这五个课程模块的设置应该具有结构性,不同模块下的课程和同一模块下的不同课程应按照难度和需要性依序设置。

而广外作为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人才,这样的高校无疑是法学全英教学上大展身手的优质“沃土”。“广外一直就有这样的传统,发展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契合广外的国际化的定位,”韩永红说,“而且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中也提到‘要着力培养适合一带一路建设的高等法律人才’,因此这也契合国家的发展战略。”然而,要推行法学全英教学,韩永红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合适的教材。

没有教材怎么办?韩永红的答案很简单,自己写一本。她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法学的理解还有学生的意见反馈,再加上访学时对国外高校法学院课堂的观察和思考,在2011年的时候,独立编著出版了《国际商法》(英文版)。她表示,“应该说这本书是国内比较早的全英文本土化的国际商法教材。从出版社和读者的反馈来看,使用范围还是挺广的,使用者不仅包括法学专业学生,还包括经管类专业、商务英语等专业的学生。”在2016年和2018年,韩永红又应出版社的邀约,分别出版了《国际商法》(双语版)和第二版《国际商法》(英文版)。

编著教材是一项琐碎又耗时的工作,需要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当年韩永红第一次编著教材,没有经验,就把当时图书馆能够找到的关于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法、国际经济法的代表性的教材和著作,全都找来参考;没有合适的案例,就发动自己在涉外法律所工作的同学和朋友,让他们提供案例,再自己进行加工。虽然十分耗费心力,但韩永红认为,能够在一段时间里专注地做一件事情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还记得当我敲完最后一个句号,抬眼望向窗外的瞬间”。

身体力行做榜样 不负学生信任

“Children have more need of models than of critics.(孩子们更多的是需要榜样而非批评)”这是韩永红微信的个性签名,也是她教育理念的侧面反映。她不擅长也不爱说高大上的话,实在和简单是她的特质,低调是她的风格。在她的硕士研究生杨同学眼中,韩永红老师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低调全能“劳模”。去年底得知韩永红又一本书籍出版的时候(这本译著全文65万字,韩永红前后耗时3年完成),她很是惊讶,“韩老师同时教授几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还有行政工作,但她从未在我们面前抱怨苦累,就默默地做完了。”

除了这种低调务实,韩永红对学生的真诚与耐心同样给不少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大一学生刘同学在上完韩永红的课后,就为她的专业知识和人品所触动,在写给老师的邮件中,他表示希望能够在下学期继续上她的课,还坦言道:“遇见您真的很幸运!”

除了正在带的学生跟她有互动,还有一些毕了业的“老生”走入社会后依旧感念韩永红的教导。2008年的时候,有一位研究生同学对于学业比较迷茫,在课下交流时,韩永红给了这位学生一些真诚的建议,在她看来那些只是无意中说的话,却深刻地影响了那位学生。近十年来,那位同学都会给她发节日祝福,工作中生活中有所收获都会第一时间跟她分享,这让她体验到当老师的幸福的同时,也让她意识到要更注意自己的言行,更注意品德和师德,更严格地要求自己。

“踏实、专注,不要轻易被周围的喧嚣影响 ”是韩永红对学生的希冀和要求。杨同学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她感叹道,“她会让我们在焦虑的时候安下心来,做好眼前的事情,相信一切会水到渠成。”

“一个人可以平凡,但不能无所追求。生活可能是不公平的,但是生活会对认真努力的人好一点。”这是韩永红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学生的寄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