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云山时评 > 正文

【云山时评】超越自我 勇担使命 为学校教育国际化战略再建新功

文字:广外宣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1-09-09 点击数: 分享至:

 

当秋天的脚步款款而至,一年一度的教师节随之来临。过去的一年,广外的教育事业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研业绩节节攀升,社会服务能力凸显优势。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广外全体教师的勤勉工作和无私奉献。

一个崭新的教师节来临,也预示着我校教师又要为广外的发展迎接新的挑战,承担新的使命。98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校领导明确表示“要坚持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不动摇”。那么,广外教师如何主动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应对国际化战略中的挑战,承担广外国际化战略使命?这是每位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强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识是应对挑战的前提条件。当前,学校明确提出,“不能把国际化当成一件事情,而要把国际化当成一项事业”。在我校目前实施的教育国际化“四化”的目标中,实现教师国际化成为首个重要的内容。作为广外的教师,应积极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强化国际化意识。

目前,广外教师开设双语课程教学的质量,在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开拓国际项目合作的领域方面,距离我校国际化战略中对教师的要求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面临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强教育国际化意识,积极推进广外国际化的进程。

构建国际化教学体系是应对挑战的重要保障。面对国际化战略,除了积极实施“310”工程外,广外教师能否使学生不走出校园,就能聆听国际水平的专业课程,触摸国际前沿的学术领域?这是构建广外国际化教学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一任务的实现需要广外教师在国际化大背景下构建具体的教学体系。教师是否选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是否及时在本专业、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中补充国内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学术成果,是否介绍国际高水平专家学者的学术观点?这应是广外教师在构建国际化的课程和教学体系中着重思考的保障问题。具体而言,教师要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国际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

具备国际水准的科研能力是完成使命的核心指标。近年来,我校科研业绩取得了长足发展。 2010年教师在国际刊物发表论文73篇,比2009年的32篇增加一倍多,学校科研成果国际化初见成效。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战略,作为涉外型大学的教师,我们责无旁贷。只有科研成果国际化,才能有效提升中国学术的世界影响力,才能赢得学术国际话语权。它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拓宽国际领域的社会服务是完成使命的强劲动力。过去的一年,广外在拓宽社会服务国际化方面彰显优势。在广州亚运会、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凸显服务国际化的能力。“两院两基地”在探索中不断发展,逐步成为广东谋划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高端“智库”。

当前,我省正在贯彻实施《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落实“走出去”战略。广大教师偌能依托广外语种较为齐全、国际化基础较为厚实的优势,着力研究广东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最现实、最直接的热点问题,持续关注广东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定能在拓宽社会服务的国际领域有所突破,并为广外国际化战略增强动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外教育事业已翻开“十二五”的新篇章,并确定教育国际化战略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因此,全校教师背负着艰巨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需以积极心态面对挑战,不负使命,不负重托,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推进学校教育国际化战略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