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前沿 > 正文

(视点)李敖大陆行 以文化之名

文字:实习评论员 卿萤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5-09-29 点击数:

  

    在继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之后,阔别大陆56年的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文化名人李敖也在9月19日抵达北京进行题为“神州文化之旅”的访问。  

 

  李敖其人,有人爱,亦有人恨;有人盛赞,亦有人鄙夷。李敖在造访北京国家图书馆时,馆长詹瑞福给了他这样的评价:“李敖先生是个文人,狂人,读书人。” 在个人感情上,笔者倾向于,李敖首先是个读书人,文人,然后才是斗士,以至于狂人,台湾狠角色。

  

 

文人李敖的学者情怀

再来看李敖此次大陆之行的行程:北京新鲜胡同母校回访——登天安门,游故宫——北大,父亲母校演讲——访利玛窦墓——造访国家图书馆——清华演讲——复旦演讲(上海乃李敖曾经离开大陆时的最后一站),不难发现这里面暗含了李敖一行的双重意味,寻自身足迹的根,也寻文化的根。就自身而言,李敖独立性格的形成,文化底气的酝酿之根基是在大陆。所以无论是在李敖的作品中还是在节目《李敖有话说》中,都可见识到他国学的渊博以及他以一个勇士的姿态痛击台独的酣畅淋漓,大快人心。就文化而言,他不偏不倚地表示出的尊重是令人景仰的。在文化快餐化的今天,很少有人再会去提起利玛窦在传教之初同时也为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作出的贡献;也很少有人会在面对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藏书时表现出李敖那样的狂喜。

 

  狂人李敖用文化济世

年初李敖做客央视时谈到台湾在台独势力笼罩下举岛欲狂,并顺口引用王安石之说“汝死哪知世界宽”,他要做的就是尽己之力救台湾之世于台独的深渊。他争做立法委员要让台独势力伸向台湾历史语文教科书的改写不能得逞。“我就问你,你讲台湾史为什么四百年,因为原著民就抗议,我找个原著民当场质问你,所以真的台湾史他们不敢写。”

 

他曾经送给女儿一句话“Justice is never too late”。胡适先生曾经送给李敖一句话“宁为鸣死,不为默生。”李敖虽然是五十六年后第一次回归大陆,但是其斗士姿态,敢做敢言的形象早为大陆人熟悉。他的济世情怀,用历史说话的态度更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尊敬。

 

  名人李敖,大学生们有话说

  李敖得到更大的知名度可能还是由于其电视节目,起码笔者是因为看了他主持的电视节目才去买他的书。此次大陆之行,李敖作为一个文化界名人的身份不可小觑。笔者从在复旦读书的同学那里了解到,得知李敖要去复旦演讲时,学校的BBS就已经开始热烈讨论了。“我算是见识到人满为患了,一早就戒严还要穿指定衣服。”“大多数不能亲身到现场观看演讲的同学都守在电脑旁观看视频”。

 

  笔者顺便采访一下周围广外同学对李敖大陆之行的感觉,一商英女生说道,有名人作秀的成分,但是他说中国学生不要做自了汉,我是同意的。

 

  此次以文化之名的大陆行,李敖的三场演讲都放在了大陆著名的高等学府。从其在大学里的风靡程度可见,当代大学生对李敖本人及其树立起的文化形象的推崇和喜爱。当然还是有不少人说他低俗,说他作秀,然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本身,采取包容的态度更应当是每个为学之人应有的心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曾说过,“须知参差多态,乃幸福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