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前沿 > 正文

(视点)校园摆卖促销,应严把质量关

文字:校园组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6-10-25 点击数:

 

近日,一位名为tigerbalm的网友在“梦想飞扬”上发了一个名为“小心,广外相思河边惊现护肤品诈骗”的帖子。文中描述了该网友及其两位室友在广外北校区购买临时“摆摊”商家的护肤品时发生的“以假乱真”骗局的经过。

 

事件回顾(节选自该贴)

 

开学初,我们宿舍三位女生惊喜地发现相思河边有折价护肤品卖。牌子有欧泊来,玉兰油,VOV,美津植秀等。好开心哦,原价一百多大元的欧泊来居然卖五折哦!!还说是开网站的,直接在厂家拿货,绝对正品!


   
我们看中一款,净透柔软水(滋润型):原价150,只卖75。当场有试用,我们试用的感觉不错,保湿效果好赞!!


   
店主忙说这是最后一天摆摊了,存货也不多了。我们便兴匆匆地上宿舍拿了钱,买了三瓶净透爽肤水,一瓶洗面奶。还以为拣到宝了!


   
可是当我们实际用时,却发现与试用时的感觉完全不同!一拍上去就像浆糊一样立刻干掉!根本谈不上保湿!味道也比在摊位上闻的香很多,人工香精的味道。当时我们还半信半疑,于是仔细地研究它的包装:发现他的磨砂玻璃瓶做工粗糙,磨砂不均匀。白色的玻璃瓶上,还有印上商标时留下的浅蓝色墨迹。一位在化妆品公司实习过的同学说,就算是稍微正规一点的厂家,对于这种有印刷残痕留下的瓶子都会报废,更何况是国际知名品牌呢!!我们还不死心,又去专柜仔细试了,发现真品的味道是有点药味的,根本就没这么香!!


   
该死的骗人伎俩:试用的时候是正品,给我们的却是假货!

 

南校区情况调查

 

对于学校内出现的临时摊点,同学们反应不一。记者走访的同学中,方便、价格便宜是他们在这些摊点购买物品的主要原因。但是,部分在这些摊点购买过商品的同学对校园内设置这些摊点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某些商品确实给自身的合法权益带来一定的损害。

 

管理学院的叶同学坦诚地说自己因为懒得去市区买就在这些摊点买了好多东西,例如洗面奶,MP3和文具等等,“他们商家打出来的价格很诱人,但实际上我买了以后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叶同学很气愤地说。她说自己买了一部MP3,原先认为价格很便宜,不想去市区逛街时发现在这里买的价格居然比大型超市的要贵很多。

 

新闻学院大一学生邓同学则向记者透露自己3个好友因为课程需要买了3MP3,想不到才23天过后同学就发现质量出现了问题,拿到市区修理时外面的商家证实这些MP3是假货,让他的同学是“哑巴吃黄连”,不知道向谁投诉。他认为学校既然让这些商家进来卖东西,就应该先把好质量关,不要让同学们吃亏。

 

一些爱美的女生也表示校内摊点的化妆品虽然价格便宜,但还是担心质量问题而不敢购买。一位姓钟的女生透露,她发现待卖的一些化妆品离保质期结束只有2个多月,而且就算是刚刚出厂的一些化妆品用了以后也根本没效果,幸好没产生任何副作用,不然她也不知向投诉。

  

而少数同学则认为校内的这些临时摊点的商品倘若质量不错,产品安全则能为大家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这样做会让学校热闹一点,放学后经过这些摊点有一种逛街的感觉。

 

揭秘“摆摊”经过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许多同学把产品质量的问题归结于学校有关部门“没有把好质量关”。关于这些商家是如何进入校园的,记者暗访了几位学院外联负责人。

 

当记者问及商业摆摊的价钱和合同问题时,一位负责人马上说:“我们是按学校规定办事的。”并表示不再愿意说这方面的话题。而另一位负责人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说出了实情:“学校有相关规定,商家每天每个摊位需交纳3000元的费用,但其实很少有商家真正交纳3000元的。对于一些比较小型的商家,可能他摆摊一天都未必能赚3000元。所以在拉外联的时候,我们是钻学校的空子。通常使用两份合同,一份是报给学校的每天3000元,而自己私底下有一份实际价格的合同。或者联合几家商家一起摆摊,凑足3000元的摆摊费。”问及产品的质量把关,他说:“本来学校是要求有营业执照复印件啊很多证件的,但是很多商家一起的情况就很难保证了。”显然,这牵涉到学生的诚信问题,学生这么多,管理部门的把关自然很难。

 

学生拉赞助喜忧参半 校方将对校园摆摊进一步规范

 

“对于校园内占道经营的商业行为,目前学校已经取缔了这种行为,因为校园的面积不大,校道狭窄,而且摊档难以管理,学校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规范。拉赞助对于学生来说也算是一种锻炼,但是作为一名学生,还是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应过多想着其他的外事活动。”

 

理性看待校园商业摆摊

 

校道上经常出现的商业摆摊经常引得同学们的驻足围观,对于这些商业摊位,又应该如何看待呢?记者走访了校学生会的相关负责人。

 

商家进入校园,首先是与学生组织达成协议,学生组织以所在负责单位的名义与商家签定合同,然后该学生组织到校团委、后勤办以及保卫处获取审批。所有的宣传费用由商家承担,除此之外,商家还要上缴每个摊位每天3000元的费用。

 

交纳3000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商家进入校园的门槛,控制商品的质量和档次。但据了解,某些商家进入校园并没有付足3000元的费用。负责人说,这是因为费用过高使商家负担不起。而这3000元,如果是学院拉的赞助就入学院的账,是学生组织拉的就入学生组织的帐,由学生团体联合会按《团联章程》进行定期审查,而校团委、学生会拉回的赞助则是入学校财务处账户,由校财务处与审计处进行监督。

 

近段时间,校园里的商业摆摊出现了卖假冒伪劣货品的坏消息,在同学当中造成了不好影响。学生会的负责人说,出现假冒伪劣产品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但是也应该理性去对待,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有些摆摊是未经学校相关部门审批的,据查还有不少摆摊是私人名义的,并未经审批,出事后又冒充某学生组织。

 

评论:管理得当 达到双赢

 

在不久前召开的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国家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 城市应对小贩更宽容, 小商小贩的分布反而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活力。这个观点显然对于商家在校内摆摊的现象也适用。校内摆摊本没有错,它方便了师生购物,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使校园氛围变得更活跃,之所以会导致伪劣产品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对商家的监督管理不完善。笔者认为,我们大可不必因噎废食,禁止一切商家进入校园,相反,进入应放开,管理须严格。

 

校内摆摊主要涉及到三方面责任――校方、拉赞助的外联团体和商家,因此要解决校园摆摊售卖伪劣货品、霸占校道等的一系列问题,也必须通过这三方相互协调同时履行好各方责任来解决。

 

且不说校方作为场地的出租者,本身就负有对在校园内摆摊商家货品的质量进行基本核实的责任,更何况商家进入校园时已经向校方缴纳了一定的费用,虽说这是限制商家大量涌入校园的门槛,但这笔费用中是否已经或多或少地包含有管理费的性质呢?从报道中可见,虽然校方已出台了规定,要求商家提供相关证明,但很多时候校方的监督并非十分到位(从多个商家联合摆摊情况就变得混乱可知)。如果校园内不断传出售卖伪劣产品的现象,不仅损害了师生的权益,恐怕也是有损学校的声誉吧?

 

对拉外联的学生组织而言,成功地吸引商家进校摆摊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实践。可在与相关商家签订摆摊协议之前,外联团体是否也有责任先核实一下商家卖的是什么货品,该货品质量是否过关呢?拉赞助的团体站在与商家打交道的最前线,对于商家的商品质量、品牌声誉往往要比作为管理方的学校要清楚得多,因此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校园便得依靠他们。外联团体并不要拿着产品到质监局去检验真伪,但要求商家事先开出一张摆摊时出售的货品清单,并提交相关产品的检验合格证书,再不定时地进行抽检总可以吧?

 

对商家而言,大学校园内可谓商机无限,他们就更应珍惜这个机会,通过针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促销手段,扩大品牌影响力。对于洁身自好的商家就应大力鼓励其进入校园,而对于有不法行为的少数群体,大可采取“一票否决制” ,一旦有学生投诉该商家销售伪劣产品并经证实,便不应再允许该厂商进入校园。

 

此外笔者也希望政府能出台相关指引,为校园摆摊提供相关的指导意见乃至技术支持,这样将有助于完善社会法制以及促进大学文化的发展。

 

    要杜绝伪劣产品在校园出现,归根到底是要把监督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好。在现阶段看来,校方的监督力度是不够的,外联团体亦相对缺乏核实产品质量的意识和责任感。广大师生在购物时也应多留个心眼,如发现货不对版应及时反映。类似的购买了伪劣产品的现象并非不可杜绝,关键是要各方明确并落实好职责。只要管理得当,校内摆摊必然能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与采写人员:赵妍 黎倩君 吴旭彬 王璐 杨嘉静 庞后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