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前沿 > 正文

知名大学校长为高教发展“谋篇布局”

文字:赵宇清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6-07 点击数: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

    高等教育急需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从1999年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张。1999年在校的人数700万人,现在已经到了3000万人,增长速度非常之快。原来毛入学率不到10%,现在接近25%的毛入学率。从数字上说,内地已经进入到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由此也带来很多问题。第一,规模扩大了,质量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很快,需要很多的高技术人才,但是这方面的培养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这是社会不满意的一个方面;第二,教育的持续发展条件没有稳定的保障,每个大学每年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到底是什么样的基数,有没有增长的比例,这没有得到法律的保障,所以校长心里没有一个长远的预期;第三,扩招滋生了就业压力,市场没有足够多的岗位提供给大学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提出了这样一个发展目标。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教育的总规模从现在的3000万要增加到3500万,这个增长速度相对趋缓;教育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为什么增长到40%呢?因为现在高考的人数总量趋于下降,今年报考人数比去年少了很多,所以,绝对量的下降使比例增加明显,所以在2020年大家会看到,在中国内地学生的毛入学率达到40%,比例增加说明中国在高等教育上“血源”并不是十分充足的。

    高等教育发展的定位,要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一个,提高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到2020年,教育规模的拓展,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接下来必然要转入到发展理念的转变和质量的提高上。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校长休·布雷迪

    在创新中寻求生机

    爱尔兰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就引入了免费的大学教育。在过去一年半多的时间里,爱尔兰越来越关注科技创新,关注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

    我们可以看到,全球金融危机令很多的国家受到重创,但是在高新科技方面爱尔兰的发展却相当稳健。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不仅仅要改变产业的结构,我们也希望更快的改变这种依靠国外投资的格局,我们也希望有更多自主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我想亦是如此。我们和竞争对手圣三易大学进行了合作。圣三易大学和都柏林大学都是爱尔兰非常著名的大学,爱尔兰国家50%的博士生都是由这两所大学提供的。我们相信,通过两所研究型的大学的合作,可以为整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兼收并蓄,掌握跨学科领域的知识。我们会为理工科学生在课程里加入人文学科的内容,同时也会给他们悉心传授包括商科的一些知识。我们也经常让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的交流,如果一个专业的学生去挑战其他专业的学生,这过程本身就是非常创新的过程。

    韩国浦项工业大学校长白圣基

    科研应抹去地域的界限

    目前,全世界人面临的共同挑战就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要通过创新性技术来解决的,而大学就应该成为创新的起源地。

    首先,我们必须要去除学科方面的界限。比如说一些传统的学院界限一定要打破,我们应该大力推广跨学科的交流,使我们的学院有一个跨学科交流的氛围。第二,我们要打破区域性和国家性的界限。有许多专家都是在从事着相同领域的研究,只因地域不同,很少沟通,我们应该让他们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只有科学技术的研究打破这些界限,大学才能实现真正的全球化。

    对于学校来说,如何创建一个好的氛围呢?韩国浦项工业大学创建了一个创新平台,这样的创新平台支持了大量的项目,并且激励了企业参与创新研究。在发展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国内外的企业共同参与,因为只有大家都参与进来,才可以真正建立一个平台。我们希望研究人员、教育者、企业家、投资者、政策的制定者都献计献策,这样才能让这个平台产生世界领先的创新成果。

    我们要与全球院校合作,包括哈工大。我们在北京和河内也开设了海外办事处,这个宗旨就是为了扩大和中国大学以及东南亚大学的合作,真正步入国际化办学的舞台。

 

(本文引自新华网http://www.hlj.xinhuanet.com/xw/2010-06/07/content_19995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