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前沿 > 正文

毕业季:警惕大学生精神世界遭到世俗的侵袭

文字:工人日报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1-06-30 点击数:

  每年6月底是大学毕业生离校的日子,毕业离别本该弥漫着淡淡愁绪,但当今许多大学生却将其演变成了一场狂欢。记者在湖北武汉采访时发现,各大高校周边的酒店里,即将告别大学生活的毕业生们,正在推杯换盏,诉说衷肠。图书馆、自习室鲜有要毕业的同学的身影。

毕业前一起来狂欢

  近日,记者在武汉某高校饭馆聚集的街道看到,街面上撒满了啤酒酒瓶碎片,车辆碾过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吓得路人纷纷抬腿避让。

  走进校园,学生们谈论的也大多是毕业狂欢的情景。

  “昨晚喝多了,什么都不记得了,听说我都是被室友抬回去的。今晚又有一顿,这个月都是第12顿了。”王同学掰着手指数着:“现在班里、院里都在组织吃散伙饭,首要目标就是不醉不归。”

  “总算要毕业了,我们今天还商量着,整个男生楼晚上来个‘毕业扔’,我把酒瓶、开水瓶、脸盆都准备好了。说不准明天我们也能上个头版头条。”王同学一谈到晚上的狂欢活动就兴奋起来。

  “学妹学妹我爱你!”不远处的宿舍楼下,一大群半裸的男生,有的卷着报纸,有的拿着大喇叭,高喊着。更有人在旁边敲着脸盆,呐喊助威。

  大部分即将告别大学生活的毕业生们,忙于狂欢。对此,过来人是怎样看待呢?

  于啸宇是一名从事设计工作两年的设计师。谈到毕业那段时间的生活,于啸宇感叹道:“毕业那段时间,就忙着找工作、拉关系,草草地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设计。现在想想挺后悔的。当初也就是心浮气躁,抱着一种走捷径、快速成功的心态,四处托关系,找熟人,找到了份工作。但工作后却发现,我们这行是需要时间经验积累的,不可能靠拉拉关系就成功的。”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专业的谢波,向记者谈道:“在武钢工作已经五六年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做一些商情分析和电子商务。人际关系的恰当处理在工作中有其重要性,但要想工作出成绩,更重要的还是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这些与大学里学到的专业知识是分不开的。毕业前我也误认为处理人际关系才是融入社会的关键,好在我的导师对我专业知识的培养要求十分严格。工作至今能有现在的成绩,还真得感谢老师当初点醒了我,把专业学扎实了,工作中才能这么得心应手。”

知识才是走得更远的筹码

  当记者问一些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是否都结束时,一同学信心满满地答道:“没问题的,只要找到工作的同学,学校是不会太为难的,毕竟学校要提高就业率。所以论文答辩这些事情不会成为我们的毕业障碍。”记者问道:“那你毕业前这段时间主要忙什么?”“说起来也惭愧,当初我应聘银行大堂经理的时候,差点因为酒量小丢了工作。毕竟以后工作应酬多,所以现在就想趁着散伙饭的机会,练练酒量,多积累一些交际应酬的技巧,对以后工作肯定是有帮助的。况且我们都在学校的高压下生活了四年,还不趁着最后这段时间好好欢乐一下。”这位同学如是说。

  “2009年毕业后,我找到了一份教师工作。以前在大学,我也是学校里的活跃分子,班上的支部书记,院里老师跟前的红人。毕业前各个班级组织的散伙饭,也积攒了不少人脉关系。”黄陂二中政治老师冯琳说:“可是进入二中后,发现学校里不是你能有多好的人脉关系,多强的交际能力就能把工作做好的。我每天面对的都是一群单纯的学生,不管是校长还是家长,看重的只是你的教学质量,是你能否将学生成绩提高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华中科技大学高级心理咨询师李春芳谈道:“中国有在饭桌上解决问题的传统,但往往成功不是靠一顿饭就能解决的。现在大学校园里也弥漫着这样的风气,让大学校园这样纯净的地方,也充满着社会上世俗的味道。”李春芳还指出,毕业生们可以换种方式,举行一次毕业晚会、毕业旅行,也许效果会更好。

  也有舆论认为,现在大学毕业生忙于吃散伙饭、拉关系,应该成为一种对时代的警醒。社会更应当为大学生提供一种更为理性与深刻的毕业文化。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专家金小红指出,面对目前大学和大学生的现实状况,我们必须警惕大学生精神世界遭到世俗的侵袭。现在毕业生专注的焦点不在学习上,是一种社会的误导,毕竟拉关系要比学习专业要容易得多。而现在毕业流行请客吃饭、宣泄情绪,毕业文化已经变了味,难以表达原有的象征意义并承担相应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