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这是大学校园里永恒的热点话题。人人都想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可是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社会环境因素固然是这种形势存在的土壤,但内因才是最主要的。态度决定一切,如何调整好心态在求职中就显得尤其重要。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希望大家能以之为鉴,在求职路上少走弯路,早日找到自己的“梦中职业”。
误区一:包装简历“慌报军情”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适当地介绍一下自己的优点本无可厚非,可是夸大或编造一些不存在的经历就显得有些华而不实了。尽管有些现在已很成功的人士在成功之前曾有过被认为是果断和聪明的撒谎经历,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而事实上大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在招聘人员时对应聘者的诚信是非常重视的。
曾经有报道,有位面试官在查阅应聘者简历时发现,来自同一学校的十份简历中竟然有九个人说自己曾担任过学生会主席一职。这就涉及到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诚信”是大学生跨入社会要出示的第一张“扑克牌”,也成为我们创业的第一张“通行证”,这无不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而当这张本来每个人天生就具备的“通行证”都需要别人来公证的时候,特别是针对我们本来应该作为诚信表率的大学生时,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也是我们社会的悲哀。
一位在德国法兰克福生活六年的陈博士在谈起诚信的时候深有感触地说:“诚信已成为德国人生活的一种习惯。”我们相信陈博士所有的感慨都来自于一种比较,一种与自己国家现状的比较,就像崔永元在华盛顿广场流下眼泪一样。在这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一直以悠久文明而自豪的民族,是应该哭泣的。
美国管理学者华德士提出,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就是建立个人品牌。个人品牌就像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一样,要有知名度,更要有忠诚度。现在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用个人品牌塑造职场人生。”而对于社会未来的精英——大学生来说,诚信就显得尤其重要。
误区二:女性年龄大了不好找工作
年轻是一种资本,年轻是一种优势,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年轻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可是青春美丽而又短暂,没有人能够留住青春的脚步。大家所说的‘年龄恐慌’其实是‘本领恐慌’。如果你是一个人才,即使到了35岁去生孩子,大部分老板还会帮你保留位置。只要你手上有别人没有的本事,或者别人虽然有,可是你比别人做得更好,那么职场上永远有你的角色。所以我们应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
要善于发现、培养自己的第二项专长,只有身上包围了别人认为你有利用价值的价值,这样才能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英文中有“创造性不满足”的说法——creative dissatisfaction,意思就是不要满足于现状,要有危机感,不断进取。不要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比如说过去在别人眼里你擅长于写作,那么你现在可以尝试一门新的技能,比如说画画或是摄影。所以只要有过得硬的本领,我们就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天地。
误区三:盲目考证
我们认为大学生考证的进取精神是值得鼓励的,但要注意不要走入误区。企业在招聘中会参考一些证书,如计算机或外语等。但这并不意味着证书越多越好,因为盲目地去考一些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证书不仅回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还会给用人单位带来为人不踏实的感觉。各种证书只是求职的一个参考依据,用人单位看中的还是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潜力。所以考证应该建立在学业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要专而不乱,更不要耽搁正常的学习。
当然大学生就业时的误区远不止这些。之所以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这个话题是因为大学生求职是人生旅途中很关键、很重要的一步。希望大家能借前人之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求职路上少走弯路,早日找到自己的理想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