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那次富有争议性的投票之前,卡塔尔因为半岛电视台而闻名,而自那之后,卡塔尔将永远记录史册——其首府多哈以压倒性的票数,击败包括中国香港和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在内的劲敌,获得了第15届亚运会的主办权。这是自从1974年以来,亚运会第一次在西亚国家举办,多哈也成为史上主办亚运会最小的城市。
面积只有1.1万平方公里、人口70万只相当于中国一个县的卡塔尔,为了举办好
本届亚运会可谓是花了大心思。早在2000年确定多哈将举办2006年亚运会的时候,OCA主席萨哈伯就透露,卡塔尔将花费不少于10亿美元于亚运会,其中包括为各国奥委会兴建豪华的运动员村及其他设施(7亿美元),以及建设新的体育设施(3亿美元)。在多哈亚运会即将开幕之际,媒体爆出卡塔尔已经投入了28亿美元,而往届亚运会仅需3亿美元左右。当然,这和其每年投到体育上的约30-40亿美元相比,仍然不算多。
与许多中东国家一样,卡塔尔因为国内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富裕起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9月发布的公告就显示,卡塔尔2007年将加入全球最富国家之列,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高达6.8万美元。由此可见,卡塔尔举办亚运会和是否盈利没有多大的关系,卡塔尔也不会步希腊的后尘,因为雅典奥运会而打肿脸充胖子。
在笔者看来,卡塔尔举办本次亚运会更多的是一场面子工程。卡塔尔并不缺钱,缺的只是世界的关注和国家的影响力。而此次举办亚运会对于卡塔尔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虽然在釜山亚运会之前,多哈因为延误场馆建设曾被一些亚奥理事会委员要求撤销举办资格,但是最终,卡塔尔顶住压力出色地完成了相关的筹备工作,赢得了世人的赞赏。因为特殊的沙漠环境,卡塔尔不惜重金建设场馆,更让人看到了卡塔尔人的勇气和决心。
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来提升城市和国家影响力的事例早已不是新闻,对于卡塔尔来说,举办亚运会还提供了又一个全民齐心协力的机会。可能对中国和日本这样的国家来说,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具体还是某些人的事。但多哈亚运会共有140万张门票出售,而东道主卡塔尔全国仅有70余万人,这意味着,即使每个卡塔尔人都买一张票观看亚运会比赛,仍可能有近一半的比赛场馆看台空着。可见,亚运会是他们整个国家的事,单凭这一点,这个中东小国就足以令我们尊敬。
12月1日的开幕式将揭开多哈亚运会的序幕,在长达半个月的比赛结束之前,我们暂时还不知道谁是赛场上的冠亚军,但是,不可否认卡塔尔才是本次亚运会的大赢家。在长达6年的忙碌准备之后,所有的一切都会有评断。而卡塔尔显然对自己抱有信心,它准备申办2016年奥运会就是力证。在亚运会这个6年之后,很难说卡塔尔不会迎来另一个更忙碌的6年。
链接:场馆用钱砌人员高薪请 卡塔尔金钱堆出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