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时评荟萃 > 正文

(网评天下)大学生公众形象跌至20年来最低点?

文字:本网评论员 胡静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6-12-11 点击数: 分享至:


  曾几何时,大学被喻为象牙塔,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如今,时过境迁,逐渐被一些媒体妖魔化的大学生族却成了为世人所诟病的“弱势群体”。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很不理想,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例只有8.5%。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到20年的最低点”。这样的调查,无疑又给大学生原本就已损害殆尽的形象抹上了重重的阴影。我们不禁要问,大学生究竟招谁惹谁了?

  随着年复一年的扩招,大学生的队伍以燎原之势迅速壮大。队伍庞大了,不可避免地就出会出种种问题。比如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校的管理难堵漏洞;原来的教育体制因没有适时地调整变更而显得僵硬且落后等等。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就是:大学不再是知识的殿堂和精英的聚集地,却成了个别丑恶现象的滋生地。大学生因此被扣上了“垮掉”、“堕落”的帽子。

  比如“女大学生”这个原本很中性的称呼如今却被涂上了暧昧的色彩,不少人看到这个字眼,都会自然而然就联想到“性观念开放”、“拜金主义”或者“爱慕虚荣”等许多罪状。前一阵子在网上盛传的“人大女生露腿学士照”更是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使女大学生的名誉危机升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大学生”这一称号还常和这样一些现象联系在一起:自杀事件频频发生,情杀仇杀多到也令人麻木;就业时相互厮杀,普遍待遇偏低,严重贬值;不再以学业为重,打机恋爱成必修课;心理浮躁,沉不住气,争于求成……所以这些都让世人对大学生这个群体瞠目结舌,唯恐其避之不及。就连“大学”这个曾经的圣地,也因为“高尔夫情结”、“天价校门”、“学术腐败”等事件而令公众望而却步,他们忍不住要发出感慨:这还是几十年前我们认识的大学吗,怎么全然看不到从前的影子?

  以上所有的事实都可以用来佐证此项调查的结果,说明外界对大学生的印象普遍偏差并非毫无缘由。这个调查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它给我们所有的大学生敲响了警钟。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相当地必要且重要。当我们成为众矢之的时,先不要忙着喊冤叫屈,找理由给自己开脱,而应该先审视自身,看看到底是哪方面做得不好,授人以话柄。然后再积极改善,试图扭转业已形成的不好的公众形象。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外界的非议和传闻有许多夸大之处,对于不实的谣言或偏见,可以不去理会,清者自清;但是对于正确且善意的提醒,我们要虚心接受,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此外,造成今天这副局面,大学生的公众形象跌至20年最低,责任也不全在大学生自身,比如大众传媒的消极引导就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也是受害者。所以,希望社会在毫不吝惜批评和指责的口水时,也能多给一些有益的健康的人性关怀,这才是这份调查的终极目的所在。

图片说明:积极投入社会,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

  链接:
从精英到跨掉 大学生公众形象跌至20年来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