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时评荟萃 > 正文

优惠当前,何妨自己做老板?

文字:本网评论员 李嘉琦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9-02-26 点击数: 分享至:

 

  近几个月以来,媒体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报道可谓是铺天盖地,一度闹得满城风雨。媒体一会儿鼓吹要高薪卖猪肉,一会儿又劝慰应屈身去作走鬼。金融风暴刮来,就业形势严峻,准毕业生们都忧心忡忡,为找不到饭碗而发愁。既然就业如此困难,何不考虑一下自主创业呢?

  按理说,当个大老板,应该是很多人儿时的梦想。亿万富翁李嘉诚,白手兴家的创业史,更是让人热血沸腾,蠢蠢欲试。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我国大学生创业热情让人堪忧。据最近发布的09年《社会蓝皮书》表明,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只有1.2%,而目前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比例一般占毕业生的2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广东,大学生创业比例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还要低,不足1%。由此看来,对于广大毕业生而言,创业并不是他们的首选,甚至根本就不是他们关于未来设想的选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笔者看来,大学生创业可谓是什么都不缺。

    要政策,有政策:广东省当即推出《关于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出台多项创业优惠扶持政策,把原来国家给予扶持国有企业下岗再就业人员和自主创业人员的税费、信贷、公共财政资金的扶持等等都延伸到大学生,同时还放宽对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等的要求。

  要钱,也有钱:大学生如果创业可以拿到小额贷款5万元,如果登记注册三年内免工商注册登记费等。要成功例子,也有成功例子:据《新快报》报道,广外一男生办实业,四年累积过百万财富。

    要点子,理应也该有点子:“挑战杯”创业大赛中,大学生“异想天开”的各种各样新点子,不是让专业评委们眼前一亮,拍手叫好吗?

  到底大学生创业还缺什么呢?在笔者看来,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缺的就是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信念与动力。无可否认,与就业相比,创业肯定是很不好做,困难重重不在话下,前路更是充满了未知数,名副其实的摸着石头过河。但是,不好做,是不是就等于不能做好呢?

  这“好做”与“做好”,乍一看,仅是排字顺序的前后调换,然而内蕴却是大相径庭。“好做”之重,落于好;“做好”之义,偏于做。“好做”,说白了,其实就是我们的comfort zone(安全区),乃我们所擅长,为我们所熟悉,结果能够预见,能够把握。而“做好”有两种含义,一方面是对自己人生价值追求的约束命令,一方面是对前路的满满信心。在此,所谓的“好”没有一个具体定义,只是一个标准,可企及,可超越,作为奋发向前的驱动力而存在。

  其实,有了“要做好”之心,即使不是好做之事,亦会有完成的可能,甚至可转化为自己的comfort zone(安全区),创出一番新天地。 此所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就业形势严峻,我们不妨创业试试?在此,套用一句广告语:从未走过的路通常都是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