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时评荟萃 > 正文

“香水女生”为什么这么红?

文字:本网评论员 王姝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9-03-19 点击数: 分享至:

 

  近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香水女生”在网上声称因为她在博客上发表了几篇攻击中国教育体制、炮轰教育部的文章,竟然被学校强制退学。事情一经报道,此女生立即成为了舆论媒体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这件事本身应该有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它现在所受的关注程度,换一种说法就是:这位同学是借着大众的好奇心和同情心来炒作自己,当众作秀。

  事实上,就现在事情进展的结果来看,此事本身并没有为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带来什么影响,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个“香水女孩”红了!

  当我们被舆论牵着鼻子,参与到这件事情的讨论中时,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忽略了此事本身的价值和可报道性。一个大学生在自己博客上发泄一己之愤,何至于引来整个社会如此大范围的关注?仅仅由于几句对中国教育制度的不满,就让一所大学做出强制退学的决定,是我们低估了学校的包容性,还是高估了这位同学的影响力?

  因此,笔者认为:这种让受众脱离事件本身,蓄意在舆论中制造争论的做法,不过就是一些人寻找到的“出人头地”的方法。

  然而,从另一个侧面去想一想,这些肤浅的手段为什么就能让某些人得逞呢?关注这件事的我们仿佛既是受骗者又是“助纣为虐”的人,如果我们不去关注这些人,或者是从另一个角度去关注事情本身,就不会有这样的“走红”方式,甚至根本不会出现这些荒诞不羁的事情。

  实际上,这种人在我们的社会中比比皆是,从“芙蓉姐姐”到“香水女孩”,她们似乎在不择手段的让自己出名,无论是哗众取宠,还是荒诞不经。我们这些看似隔岸观火的观众,其实也帮助了这些人的“作秀”,如果说她们是在为我们作秀仿佛有点说不通,但是反思自己,我们是不是也确实故意去迎合了这种低级的,无聊的做法呢?

  因此在媒体的口水之中,我们已经让自己的社会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当我们不再把这些无聊的人和事看成一种可耻,那就说明我们的视角已经被这样的人低俗化了,视角的狭隘已经限制了我们。

  所以,我们再也不能容忍这样的人和事情来污染我们的视野,不能容忍他们来侵占我们的媒体资源,我们应该向这样的行为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