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时评荟萃 > 正文

我们该不该学比尔·盖茨?

文字:方乔霖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9-04-23 点击数: 分享至:

   
  近日,在广外南校区B8学术报告厅举行的 “大学生就业创业行动——我的创业梦想”宣讲会中,一位学生发问,在创业与学习之间,我们该如何取舍?并举了一大三的同学的例子,该同学在大学期间通过创业已赚了约十几万元;与此同时,摆在其面前的是其可能因为挂科太多而拿不到该重点大学的毕业证书。

  这实在是一个久经争论的话题,但却常谈常新,尤其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僧多粥少,与年俱增的就业大军争抢有限的饭碗,再加上经济危机,这个严冬显得特别的寒气逼人。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争夺战中脱颖而出呢?那要看你手中握有多少筹码,而无疑重点大学的毕业证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码了。

  然而,拥有重点大学的文凭便能够在职场中屡战屡胜么?那未必。笔者认为,这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首先,整体上重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去向的确要比一般大学好得多。但就个体而言,其就业情况因个人综合素质、所学专业的市场需求而定。其次,即便是重点大学毕业生,有数据显示,其入职前期平均的工资水平也仅在2000元左右。更进一步讲,多数的毕业生都是打工一族的,能够在职场崭露头角、爬上高层,享受高薪待遇的实属不多。更多的情况是,高材生们因自视过高,不愿屈身基层干“小差事”而频频跳槽,高不成低不就,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找工作的路上。

  实际上,既然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读大学是为了将来在社会上谋得一份理想的职位,那么,在条件成熟或者说,允许的情况下,为何不自己创业呢?当前政府、学校等都在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大学生创业。大学生们跃跃欲试,但真正一试者却不多。笔者经过调查,发现了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观念问题首当其冲地成为大学生们行动的一大障碍。千百年来, “学而优则仕”、“轻商”等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大学生们更是视自己为天之骄子,大家更愿意去大企业,而不愿俯身小小的创业天地中。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大企业也是从小生意中逐渐发展壮大的。没有垒土,何来九层之台?更何况,这方自创的小舞台更能使初出茅庐的我们一展身手。自己创业,使我们得以接触到最前沿的东西,比如经营管理、顾客沟通,市场风险以及决策。这些是进大企业的前期所无法直接接触到的。

  而我们在一展身手的同时,也必然会遇到许许多多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迫使我们回头去学习。带着问题,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的学习最能真正地掌握知识。正应了先人的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须躬行”。很多东西在往日的书本学习中我们学不到,或者学不透。相信很多同学都在课上听到老师说过类似的话:“这个知识点实务性很强,现在学起来吃力,是因为大家还没接触实务,不易理解。对于实践过的人来说很简单的。”因而这方自创的小舞台更能使羽翼未丰的我们在实践中学。

  说到这里,笔者想强调一点,我并不认为大学生为了创业可以不顾学业以致挂科。这要分情况对待。对于一个经管类学生,因为经营生意而挂科,那想必其生意也无法做久做大。同样的道理,对于经营数码店的同学亦是如此。而如果一个学机械的同学志在搞营销,做生意,那么情况便大不相同了。

  所以,当你此时此刻具备创业的激情和基本条件时,那还等什么呢?说不定等你终于拿到金光闪闪的毕业证书时,机已失,时不再来了。所以,不妨也学学比尔·盖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