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提出大学生质量问题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暂不管他的言下之意是为大学扩招开脱,还是别有它图。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此论调给正愁于找工作的大学生泼了一瓢冷水。寒窗四年,终成次品?非也!笔者要争辩:我辈岂是蓬蒿人!
君不见嫖宿幼女的官员有工作,开会瞌睡的代表有工作,上班打牌的公务员也有工作。难道当代大学生的质量连这些人也不如?当然不是!如若以质量论就业难易,大学生就业绝不应该比这批人难。可见,就业难易除了取决于质量外,还取决于人脉关系等诸多因素。
正视现实,尽管确实有少部分大学生不求上进,但这并不能说明大学生质量有问题。君不见历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我国大学生摘金夺银,不逊外国;君不见北京奥运会时,我国大学生志愿者一展外语之所长,令外宾叹服;君不见我国大学生关心国事,建立anti-cnn.com网站反驳西方藏独宣传,赤诚之心,可昭日月。有鉴于此,我辈大学生实不应妄自菲薄,为“质量论”所动。
有人会反问:既然质量问题不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那么主因何在?笔者认为社会过份强调竞争,忽视社会公平正义,才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过度的竞争造成了社会上有人为保饭碗,不得不一人承担数人的工作量,也就自然导致了有人无事可做的结局。前者累得要死,后者闲得难受。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谁乐谁知道。部分为了经济利益而罔顾社会责任的企业家们最乐见此局面,一方面可以少付工资就让员工多做事,另一方面员工还不敢有怨言,因为你不干,社会上待业的人会抢着干。
竞争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物极必反,过度的竞争会导致社会矛盾。当部分企业家为了追求竞争优势,身上没有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之时,政府就需要履行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比如,严格实施《劳动法》以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同时也可保就业,使累者有所息,闲者有所作。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共享社会公平正义的阳光。
话说回头,寻找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追究问题起源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比追究原因更加重要、更加迫切。可喜的是政府已出台多项措施促就业。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还得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