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国队与爱尔兰队举行的世界杯附加赛引起广泛关注。在比赛即将结束时,法国球员亨利的手明显触碰到球,几名爱尔兰队员也举手示意,然而裁判并未做出判罚。随后亨利将球横传给队友,队友打进了制胜一球,让法国队进入世界杯决赛圈。
比赛结束后,法国队上下欢呼雀跃,而另一边的爱尔兰队却是截然相反的场景,大家都显得无奈沮丧。此事也上升到政治层面,成为欧盟会议期间爱尔兰总理与法国总统谈论的话题。尽管爱尔兰足协提出了重赛的诉求,然而国际足联根据现有规定驳回了申诉。
其实“上帝之手”的现象也并不少见。颇为著名的是1986年马拉多纳借此让英格兰队败下阵来,也由他“手”开先例。让国人印象深刻的是2004年亚洲杯决赛,日本队员直接用手将球打进中国队大门,裁判居然毫无表示。这关键的一球扭转了场上局势,让中国队与亚洲杯冠军失之交臂,也让观众为之愤怒。
此种现象让人惋惜 ,只不过局限于现有规定,也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这也让大家意识到球场上的胜负并不是完全由两队技术水平的高下来决定的,还有众多意外因素。但要拥有一个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真的就这么难吗?国际足联的官员们也意识到这一问题,也提出过不少建议,例如在龙门附近各增加一位边裁;运用电子技术协助观察比赛等。但由于种种原因,均未能得到实施。
规定与现实脱节让人叹息失望。在高科技时代,观众通过收看镜头回放便对场内情况一清二楚,然而现场的裁判却无法通过电子信息手段来调整判罚。在赛场上,裁判才是主角,他拥有宽泛的自由裁量权。如此,“上帝之手”出现的原因并不仅仅与球员有关,也与比赛的执法规矩有关。
新问题出现了,却未能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现有规定,设法完善制度,而是陷入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状态,这样只会一次次地重蹈覆辙。
1998年,当时的国民党候选人吴敦义在高雄地方选举遭到对手子虚乌有的抹黑,一盒无中生有的情色录音带使选情突变,他因而落选。虽然此后他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但也时过境迁,选举的结果难以改变。尔后,台湾当局并未根据此来建立选举纠错机制,保证选举的公平。2006年的高雄地方选举,国民党的候选人黄俊英再遭“买票”风波的抹黑,8年前的情景再次上演。可见,在竞争性机制中,对于公平的维护尤为重要。
同样,对于政策方针的制定也要及时回应新情况方可取得满意的成效。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安徽小岗村村民冒死实施“包干到户”的新现象。此举引发了一场争论。国家领导人并没有局限于旧规定,采用禁止打压的方法,而是采取“看一看”的态度,为改革开阔空间,为改革者注入信心。
变化旧规矩来适应新情况并不是削足适履,而是因地制宜,根据现有机制,自身实际来作出调整。驻港部队便通过不断地自我完善而成为实践一国两制的楷模。
香港回归之初,部分港人由于对驻军缺乏认识,因此存有疑虑。 驻港部队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调整,不断加强与香港各界的沟通联系。为了避免扰民,驻港部队统一使用闹钟叫醒,成为全军唯一一支不吹号子的部队。因为香港同胞的作息时间与内地居民有异,他们也调整了训练时间,以免扰民。另外,他们还举办多场交流活动,让香港市民更好地认识驻军。由于他们注重细节,严守基本法,真正融入驻地,让港人化疑虑为爱戴。
由此可见,政策及规则的制定者都需要因应新变化,及时处理新问题,让规矩得以完善,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