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时评荟萃 > 正文

别让“毒XX”成为中国符号

文字:本网评论员 刘青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3-02 点击数: 分享至:

   
  今年1-2月初,武汉市农检中心对市场销售的豇豆进行多次监测,均发现含有禁用农药水胺硫磷,经追溯超标样本均来自海南省陵水县英洲镇和三亚市崖城镇。武汉市的这一消息立刻震惊了全国,农业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加强农产品生产监管,全国各地严查有毒豇豆,食品安全问题也再次引发了关注。

  据了解,水胺硫磷是一种高毒杀虫剂,它的适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性,主要用于防治果树红蜘蛛、介壳虫和水稻、棉花害虫,禁止用于果、茶、烟、菜、中草药等植物或蔬菜、水果上。既然“有毒”的水胺硫磷明令禁止被使用于蔬菜水果,那为何使得我们常吃的豆角却“中了”它的“毒”?也使得近年来热门的“毒XX”家族里又多了一位“毒豆角”成员。

  说起“毒XX”,我们首先最容易想起的就是2008年含三聚氰胺的 “毒奶粉”,这个可算是当年年度点击率最高的词汇了。可是作为2008年年度最受重视的大事件之一的“毒奶粉”,如今却还风生水起,在新世纪刚跨入10年代的时候又显现出了阴魂: 2010年1月31日,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在参与医卫组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时提到,2008 年的一批问题奶粉没有销毁完全,很多的问题奶粉被用于奶糖的生产,如今依旧存留于市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毒奶粉”,曾经荼毒了中国将近30万的婴儿,毒害了我们国家最年轻的一代,曾经震惊了中国国家中枢神经,中央高度重视并严令销毁,却依旧剿而不清、风生水起。由此推想,除了已被发现了的“毒豆角”,我们生活中还有多少未被发现的“毒XX”?连“毒奶粉”这类引起极大重视的“毒XX”问题都未能有效解决,那其他的未受重视的“毒XX”又怎么去 “被消毒”? 我们中国人的胃难道就这么的不值钱?啥不干净的、有毒的都可以往里装?难道我们还要把“毒XX”发展为我们国家形象的中国符号?难道我们的生活真是“无毒而不存在”了?

  这是亟需我们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很多时候会归因于我们没有得到良好构建的社会价值观体系,归因于相关部门监管力度的不强以及检测程序的不严格,等等。的确,这些都是问题,但是为何我们过去没有这么多的“毒XX”问题,而如今“毒霸天下”?

  我忽然想起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XXXXXX的一切的核心”之类的话语。无论高考还是考研,我们都把这些名言背得滚瓜烂熟,也相信全中国的人民没有谁不曾听说过这些话语的。的确,在邓小平年代里的中国,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发展,我们要一切为了发展,发展是一切,也正是小平同志的这些话使得我们的八零后一出生就过上了我们父母和祖辈们出生时不曾享有的富裕的物质生活。可是,我们在牢记并恪守小平同志的这些名言的时候,却忘记了去理解他这么些话里隐含的前提,那就是:有效率、保质量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增长数量!

  正是我们一味的注重数量忽略了保证质量的发展,造成中国当前连绵不绝的“毒XX”的重要原因,也是奶粉里加三聚氰胺,一味的追求奶制品数量;把高毒杀虫剂用于豆角种植,提升豆角产量,更是产生豆腐渣工程,“中国垃圾”( 曾有人批评在中国生产的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是“垃圾”)等问题的重要因素。而一味的大学扩招,只重视大学生数量的增长,却没有真正把教学质量提高上来,导致大学生们的素质严重下滑。

  中国正在崛起和高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地方。但是,我们在放眼国家腾飞的过程中,更要有责任有良心去正视我们仍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不要让“毒XX”有朝一日成为外国人心中的中国 “国家符号”,而要让自己的国家健康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