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过广东省财政厅与教育厅组织专家组的评审,我校申报的“2010年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预算”最终获得通过。该项资金将用于申报的实验室项目,包括多语种同声传译实验室、数字语言与网络视听说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学课室、微格教学实验室六个项目。我校党委书记徐真华表示,在争取到财政部资金支持后,我校将通过建设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不断发挥现有特色优势学科,力争做到“经费到位、配置到位、管理到位、使用到位”。
我校为教学建立多个实验室,对于学生来说本是一件大好事情。项目资金的落实,能够引进更好的软件、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提高教学的质量,使学生的学习硬件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该项目的落实也证明了我校以及我省,对我校学生充分的关心和关注。
那徐书记提到的四个到位(经费到位、配置到位、管理到位、使用到位)如何做到呢?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作者认为经费、配置和管理都到位了,只有在使用到位上仍有待改进。目前,大部分的同学都是在计算机必修课、计算机通选课、英语听力课等各公共必修或选修课程时,才能享受到实验室为我们带来的方便。而且,据作者所知,实验室的使用是只对教师进行开放,不对学生进行开放。
既然实验室建立了,说明有其建立的必要,特别计算机、心理学、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同学是非常需要实验室的。如果平时一些同学需要用到实验室,甚至在毕业论文的时候需要用到实验室进行实验,那如何才能使用得到呢?根据现行实验室的规定,实验室不能由学生单独使用,在使用全过程中都必须要有老师在场,并且需要老师预约,作为一般教学使用申请。如此,对于学生便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放弃对实验室的使用,限制研究学习的手段;二是每人每次使用都必须麻烦老师申请并全程在旁陪同。实验室的建立就是为了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有些学科是必须进行实践的,但在课堂上的短短两小时,甚至一个多小时是否足够呢?如此,前者显然不可取。而对于后者,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于平时繁重的教学、科研和工作任务老师们已经很辛苦了,难道还能够经常陪着同学们到实验室“自习”吗?那么就只能再聘请大概相当于我们现有两倍的辅导员或教师才能满足需要了。
此外,实验室里面有大量的计算机设备和各类先进的软件,但只有少量课时才能得到使用。如此昂贵的资金投入到如此先进的硬件设备上,却在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岂不浪费了?
诚然,如果大量的开放实验室会为管理造成困难,增加管理的成本。而且,如果像CAI教室一样开放,可能某些同学会由于不珍惜现有的设备,增加了一些无谓的日常维护成本。但是,如果为了保护设备或者不造成管理上的麻烦,就让设备自个儿晾着,而有需要的同学又用不上,那岂不是因噎废食了?
相信除了大一的同学应该都有使用过CAI开放的电脑室吧?那里虽然没有图书馆的电脑区热闹,但是也为不少的同学提供了很多的方便。既然有这么好现成的例子,何不效仿一下也开放其他的实验室供同学们使用呢?为了节约成本并从实际需要出发,实验室的开放或许不需要像CAI的教室一样。但能否像对待教师一样对待有需要的同学,即需要使用的同学可以通过系或者学院进行预约申请呢?如此一来,便既方便了控制管理,又方便了同学学习。物尽其用,才是真正的节约,才是更好的贯彻徐书记提出的“使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