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时评荟萃 > 正文

广州电视台改说普通话有何不可?

文字:本网评论员 亦云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7-08 点击数: 分享至:


  日前,广州市政协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亚运会软环境建设的建议》。市政协在这份《建议》中提出,广州电视台可在综合频道或新闻频道的主时段用普通话播出,以适应来穗参赛和旅游的国内外宾客语言环境的需要。调查显示,20%受访者支持,80%人持反对意见。(7月6日《新快报》)
  笔者首先要质疑该数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抽样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及调查方式的科学性很重要,样本数也需一定规模方可具有代表性。该调查的对象是否将广州超过三分之一的外来定居人员以及大量流动人口囊括在内值得怀疑。
  推广普通话在广州向来是一项艰难的工作,电视台“改粤为普”更是一个敏感话题。从上述调查数据中就可以看出,只要一有人抛出这种论调就会“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两天关于此问题的“口水大战”也不少。但是,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相信很多外地人初到广州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全国那么多地区的地方电视台都用普通话播音,而广州却不用?
  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国家法规早已明确规定,广州凭什么可以不遵守?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为了方言的保护,可是湖南、四川、江苏、上海等许多地方的电视台都用普通话,它们的方言并没有消失;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为了保护岭南文化,可是同样以上述地区为例,这些用普通话播音的地方的文化不但没有沦丧,反而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
  有人说,市政协提议将粤语节目改为普通话是为了亚运会,是牺牲本地人的需求来满足来宾的需求。不可否认,亚运会催生了这个提案的产生,但是请注意,即使我们不考虑亚运会的来宾,目前广州的外来人口也达到了整个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台依然坚持使用方言,这显然不符合这个城市的实际需求。相信生活在广州的外地人也很想通过电视了解这个城市发生的大事小事,但是语言可能是他们的一道天然屏障。而广州人大都能听懂普通话,粤语节目改为普通话,并不会因此而受到什么损失。
  广州历来被称为是一个开放性和包容性很强的城市,也是立志要建设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南国门户,在电视台“改粤为普”这件事情上实在不应该那么狭隘,“改粤为普”并非“废除粤语”,只是让普通话走进公众传播领域。正如市政协提案委在调研报告中所说,这不仅对于增加收视人数、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口素质和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对广州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也将起到榜样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听说此次电视台“改粤为普”的提案是由一个广州老东山区土著居民提出,我很佩服这位委员的胸襟和眼光。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