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时评荟萃 > 正文

名牌大学生沦落街头行乞谁之过?

文字:本网评论员 梁世玲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7-19 点击数: 分享至:


  近日,有一则让人初看不可思议、再看颇令人深思的新闻。新闻说的是,一名中国政法大学的毕业生因买错一张车票沦落南昌街头行乞,行乞不成,饿得躺在人行道奄奄一息。幸好闻讯而来的民警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该学生才捡回一命。

  名牌大学生沦落街头行乞,相信很多人觉得难以置信。笔者也不例外,乍看题目,第一反应:怎么可能?!名牌大学生,人们联想到的往往是白领、高薪、体面,怎能和乞丐相提并论呢? 尤其在农村,这种思想更为普遍。笔者来自农村,感受尤其深刻。在农村,高考相当于古代的科举考试,以为“鱼跃龙门”便可得天下。哪家有孩子考上大学,方圆十里八里没有不知晓的。大学生尚如此,更何况名牌大学生呢?总之,一句话,大学生差点没被捧成天上的神。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已是过去时了。如今,“本科生满街跑,硕士生不如狗,博士才能抖一抖”。大学生一年不如一年。蚁族、掏粪工、卖猪肉、卖包子、行乞等现象屡屡在大学生身上重演。大学生不仅“辜负”了世人的理想期待也彻底颠覆了世人的判断标准。这种现象颇让人颇为出乎意料,但只要细想,又在情理之中。 名牌大学生沦落街头行乞并不奇怪。佛教里有个“因果相循说”,即有因必有果,果之所以为果,必有其因。造成新闻中男大学生沦落街头行乞的直接原因有几个关键点:一、搭错车;二、手机没带,身上仅有的几十块全用光;三、到处找工作却因无法与人正面沟通而碰壁。

  真的是这样吗?一名大学生而且还是名牌大学生,连搭个车都搭错,说出来该脸红。但谁没有一时疏忽呢?好吧,退一步,该大学生是因为一时疏忽才搭错车的。但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明知自己身上没什么钱,总该给亲人、朋友打个电话吧?笔者实在不明白该大学生为何没给他们打电话求助,难道害怕他们得知实情而感到丢脸?人在囧途,还讲什么脸面呢?且不讲这个,后来该同学去找工作。找工作挣钱回家,这个想法不错。可是,又因无法与人正面沟通而碰壁。真是一波三折。可是,三百六十行,该同学又是名牌大学生,降低一点标准,找个工作总不至于很难吧?满大街餐馆招送餐员、打杂工,这些工作一点也不需要技术含量,小学生都能干,为什么他就干不了呢?无法正面沟通?更加令人无语。拜托。还是毕业生呢,毕业生找工作面试再正常不过的程序,这点他都接受不了,如何去找工作?实在没办法,也可以去救助站或派出所寻找帮助呀,再不济也可以打110报警。打这个电话需不需要钱、起什么作用,估计连幼儿园小孩都知道,他,一个名牌大学生怎么会没想到呢?

  因此,该现象直指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虽然该学生个人问题是事件的直接原因,但并非深层原因。谈到深层原因,我们该反思一下我们当前的教育制度了。经了解,该学生是老师眼里 “纪律性强”,在同学眼里“勤奋刻苦、礼貌待人”。如此一个“好学生”却沦落到这种地步,谁之过?我联想到了一个人——唐骏。拿这两个人摆在一起讨论,该多么刺激人的视觉。两个人代表两种迥然不同的教育:高分低能、低分高能。举这两个人为例,笔者并不针对人,而是就事论事。我们的教育,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教育。这种教育以分数论英雄,培养了一批批的文字搬运工。这些搬运工被供养在一座精心制作的象牙塔里,一旦走出象牙塔,他们就难以生存,所谓高分低能是也。而另外一种则是“唐骏式”式的低分高能。虽然他没有什么学历,也欠缺诚信,但他的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这类人像种子,无论落在哪里都能生根发芽。

  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先不说要为国家、社会培养多少多少栋梁,为四化建设贡献多少多少力量。空话说多也无益,不如实在一点,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就应该像种子那样,无论落在哪里都能生根发芽。任何一颗种子只有生根发芽,才有成为参天大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