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年校招季。记者近日在江西、广东等地调查了解到,在部分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面试过程中存在一些“奇葩”现象。企业假招聘、强毁约、要求不定,应聘者遭遇“花式被坑”;学生刷经验、凑热闹、能力不足,企业也“受伤”。针对面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奇葩”事,业内人士认为,需要加强多方联动,了解彼此需求,破解面试难题。(3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
一方面是企业假招聘、强毁约、要求不定,应聘者遭遇“花式被坑”;另一方面是学生刷经验、凑热闹、能力不足,企业也“受伤”。由此可见,双方不实诚,都只打自己的小算盘,甚至使出一些自以为聪明的小伎俩,如此不仅不利于求职者找到可心的工作,对于企业而言也难免还有“花式被坑”的无奈与痛感。
相对而言,这些高校应届毕业生处于弱势地位,初入社会没有什么经验可谈,而一旦遭到企业的算计难免会很受伤。比如,一些企业使出的“先引入门、再骗进坑”的手段,还有就是一些求职者未等到录用信,就被告知临时取消了招聘计划,没就业就失业……而一些学子刷经验、凑热闹、只撒网不收网,有的则是求职就业观不正所致,有的是被求职形势所迫。
校招“花式被坑”,受伤的只能是招聘企业和求职的高校毕业生,而要纾解此,笔者以为需多方位努力。一则,从高校而言,有必要在学子求职路上“帮一帮”。比如,《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就提出,各地各高校要加强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所以,高校当担负起学子职业生涯“领路人”的责任。
二则,从企业招聘来讲,应多些守信意识。比如,在承诺岗位待遇上,就应该“一口唾沫一颗钉”,既不能出尔反尔,更不能千方百计侵害这些职场新人的合法权益。还如,媒体报道中提到的,培训费骗局,沦为低价劳动力,变着法子扣钱等等,既侵害求职者的权益,又对企业自身发展不利,对此企业理当规避。
三则,也需要社会共同努力。上述《通知》就提到,落实完善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各地要配合有关部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落实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还有就是,充分利用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支持鼓励毕业生实现多元化就业等等。用好就业政策,一些招聘套路必然没有市场。
当然,对于高校学子而言,也应该有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切忌心浮气躁、眼高手低、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比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个人素质,也不至于靠刷经验提高自己。而对于家长,也应帮助孩子度过择业就业期,给他们找工作多提醒,乃至多把关等,同样能少些“花式被坑”。
(来源: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