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思政在线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法语/Français 俄语/Русский 阿拉伯语/العربية 西班牙语/Español 德语/Deutsch 日语/日本語 印尼-马来/Indonesia 朝鲜语/한국어 意大利语/Italiano 葡萄牙/Português 印地语/हिन्दी 泰语/Việtไทย 越南语/Tiếng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讲座集锦 > 正文

汪凌:欣赏艺术就是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文字:图书馆 图片:图书馆 编辑:梁玲华 实习编辑 黄超英 发布时间:2017-10-25 点击数:

本网讯 艺术家是如何从“对自然的视觉模仿和再造”走向“对世界的解构和重塑”?这个简短的问题包含了人类的心理认知发展、科技变革、精神诉求转变等多重因素。10月19日,广外图书馆邀请到广东省高校本科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外艺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汪凌,在广外图书馆(南校区)悦读沙龙室举办的悦读讲座(17)现代绘画的审美解构——从视觉真实到心理真实,为在场的读者细细道来其中的原委。

汪凌讲解绘画艺术

在讲座的开始,汪凌向在场的读者们展示的几组借助电子显微镜所拍摄的照片,无论是蚊子嘴、蜜蜂口器、蚂蚁腿还是月球表面的环形山,这些极微观和极宏观的画面对在场的读者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欣赏艺术,就是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空间准则’和‘表现准则’,我们可以遵循它,改造它甚至推翻它。了解它们是为了使我们在前人已有的成果基础上,能灵活自由的运用这些规律。”汪凌说道。她表示,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对人类人性的一种心理投射。

汪凌从具体的画面元素——“空间”入手,分析了东西方绘画的差异性。譬如在传统绘画中,中国的散点透视就呈现出相对的二维性,艺术家将笔墨更多的留在上下左右的构图和布局中,通过“以白当黑”努力营造观者的心理空间。讲座重点从二十世纪的印象派、立体派、未来派、波普艺术、欧普艺术等现代艺术流派的产生分析了随着人类对世界认知方式的转变和科技的发展,艺术家不满足于对自然的简单模写,便开始从画布画笔这样的简单媒材发展到多空间多材料的应用。所以从单学科的技术表现走向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和表现的现象也愈加突出。

讲座现场

在互动环节,有读者问道:如何解读您的代表作“坏小孩”?汪凌回到说:“坏”只是一个隐喻。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原初本真的“坏小孩”。这是一组非真实的肖像,是观念的肖像,更是一群带着试图揭示真想阴谋而被造就的“坏小孩”。不少同学都好奇:怎样让“门外汉”一眼看懂现代绘画?汪凌表示:所谓的看懂,实际上是艺术对人最直观的感受,并非对艺术本身的解读。要相信艺术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反思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