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黔锋队队歌《向黔》歌词
车在疾驰
行囊在双肩
满载着我们的坚决
二十多双眼汇聚同一个焦点
暮色苍茫
山路在蜿蜒
挡不住行进的队列
藏在苗寨的语言用心去了解
用我的付出
换你的笑脸
和勇敢的目光
纵然天空很远
世界很大
有梦就实现
我们一步一步走向黔
心是黔方美丽蓝天
就让爱的歌声热情蔓延
燃烧整个夏天
十天用汗水写成诗篇
泪水溶化所有疲倦
这份爱永远都不会有终点
感动定格这瞬间
“我们一步一步走向黔,心是黔方美丽蓝天,就让爱的歌声热情蔓延,燃烧整个夏天…”
虽然黔锋队的三下乡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的队歌《向黔》的旋律还时常萦绕在耳边。队歌早已和我们的三下乡融合在了一起,在队歌的旋律的串连下,火红七月的那一幅幅下乡的动人画面又重现在眼前。作为歌曲的创作者,我谱写了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但是是每一位队员用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热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队歌的内涵,让我们对大山人民的爱在队歌嘹亮中蔓延。
我还记得当初自己在队伍出发前创作这首队歌的激动心情。在出发前,我就了解到我们黔锋队三下乡的目的地是远在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的西江镇,这个被誉为“千户苗寨”的地方,大部分的村民至今仍过着非常原始的以农耕为主的生活,手工业,旅游业等其他产业严重滞后,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贫穷和落后是缠绕西江镇千百年的符号。我们此次三下乡的工作除了义教和协助当地政府编写旅游资料外,主要就是通过调研写出一份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交给当地政府作参考。每个队员都感觉到自己身上沉甸甸的使命。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我觉得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我们这支队伍写一首歌,给大家打打气,加加油,激励大家团结一心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得更出色;另外如果在当地有文艺演出需要,这样的一首歌也是表达我们心意的很好的方式。经过几个昼夜的酝酿和斟酌,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终于在队伍出发前诞生了。
我把这首队歌的名字取为“向黔”,既表明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贵州,又通过“黔”与“前”的谐音,表现我们的队伍无畏向前的精神。而歌词则浓缩了每一个动人的瞬间:背着沉甸甸行囊勇往向前的我们、不畏艰难困苦的我们、带给山里苗民欢笑和希望的我们、让爱燃烧永远的我们。
大家是在队伍乍到西江的夜晚学会队歌的。在接下来的下乡的日子里,经常会在生活中听到队员哼唱队歌的旋律。也许是今天又给学生们上了一节生动活泼、转变他们对英语的学习态度的英语课吧,也许是今天采访了许多家苗寨村民又获得了不少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吧,也许是调研方案的撰写又有了新进展吧,也许今天又帮当地政府编写和翻译了不少旅游资料吧,也许熬夜写出的稿子被登出来了吧,也许……歌声中溶有每位队员的心情和真诚,透露着点点滴滴的汗水和成绩。在队歌流淌中,我们每个人汲取着养分,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忘队伍每一天不断向前的精神,不忘每一步都要尽力做到最好。
两位队长朗读歌词
下乡过程中,我们也不止一次集体合唱了队歌《向黔》。其中最难忘的一次是在五校联谊晚会上的表演。那是我们广外大下乡队伍和同期也在这里下乡的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的队伍联合举办的一台小型联谊晚会。那时我们在西江镇已有七天了,在七天的时间里,大家不辞辛苦,挥洒着汗水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和当地的学生和村民有了很多零距离的接触,每个人心里对西江都有了自己深刻的体会和感触。

五校联谊晚会上的忘情歌唱
也许正因为每个人心中的这种真切的感受,那晚合唱的队歌格外动听。两位队长深情地朗读完歌词后,在清脆悦耳的两把吉他的声音中,合唱开始了。二十六把声音融合在了一起,真诚嘹亮的歌声中有我们下乡过程中的快乐和心酸,汗水和收获。
我们用嘹亮的队歌向来自五湖四海的高校学生展示了我们队伍激昂向上的精神风貌,广外大学子激昂向上的精神风貌。歌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他们为我们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那晚,我们的歌声回荡在每一个村落,回荡在每一片苗寨的夜空,回荡在每一个人心中。
点点烛光辉映着我们年轻的笑脸和灼热的心
今,我回到家中安坐在电脑屏幕前,翻看着三下乡的照片,心情仍难以平复。
我永远都忘不了在西江的那日日夜夜,我永远都记得在某个美丽的盛夏,在美丽的黔东南,美丽的西江,我们这支年轻的队伍怀着“向前”的精神,在队歌嘹亮中,让爱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