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随笔)回首更望柳丝丝

文字:玉米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6-08-19 点击数: 分享至:

   

 

    我是不喜欢离别的,无论久别还是小判,总是心中惆怅。一些平常的举手投足和一些琐碎的细节,总会被离愁别绪催化成十分完美的情节,越是回首,便越是不舍。岁月无痕,那些欢笑泪水总是由一些已别或将别之人串起。每每念及某人,与之相关的岁月便浮现于心,是青梅竹马的童年、惺惺相惜的少年,是得意时的开怀、失意时的落寞。乃至于每次言别,都分不清,挥手作别的,是人、是事,还是那些时光以及年代,心情是再难洒脱的。

 

不仅难与人别,与物,同样难以作别。我的小空间里,尘封了许多岁月遗留下来的物什。六七岁时收藏的圣斗士和花仙子贴纸画,至今仍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小时候第二课堂涂鸦的毛笔字贴,足足有一大摞;中学时主编的一份校园文学报,期期俱在。还有搜集了整个童年时代的《故事大王》、《童话大王》、《故事会》、《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等,从不舍得丢弃。狭窄的房子总得为我这些越来越多的“宝贝”留个安身之所,确实也为难了母亲,然而每次她只能无奈地看我将它们清出、收起、再清出,最后还是收起。记得本科毕业,把一大箱《读者》卖出去时,眼泪差点掉下来,储物箱里装的其实不是每月一期的杂志,而是四年来的光阴、青春和故事。可是我终究必须割爱,带它们上路,多有不便,而未来的栖身之地也难说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它们。

 

这大概是怀旧之人的通病,时常会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越是明白一些时光、一些人事的离去实属必然,心中那种无可挽留之憾便会越深。其实,更叫人怅然落寞的,不是眼前这辞别之人,也不是箱柜里那旧日时光,而是心灵的疏远。友情也好爱情也罢,甚至最为巩固的亲情,这些情感一旦离开,即使日日相对、时时相守,也是咫尺天涯。若能一别永别,再不相见,永无瓜葛还好,可偏偏有些时候神离了,还不得不貌合着。今昔对照,更让人发出“若是只得初相识”之感慨,真真聚不如散。这一路走来,步履匆匆,情感的驿站无数,此类感慨想来势必与岁俱增,如果也都不舍清除,这样的重量又有谁能负担得起?可是又有谁,真的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还有些人是仅仅属于擦肩而过的。交会只在千分之一秒,连离别,都无从谈起。回首间,只剩背影迷离。在这个迅速的、并且一再提速的时代,很多东西正在泡沫化,像泡沫那样飞扬,转瞬即逝。要留住一些什么,总是那么困难,而要错过一些什么,总在转眼间。很多时候,并没有立意要去错失,可偏偏就是错过了花满枝丫的昨日,还要错过果实累累的今朝。也有更无奈的,并非你刻意不去错过,便能留住。古人说得挺透,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有意无情之间,有人曾经沧海难为水,也有人犹记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我在想,从容的生命是不是应该释然地,微笑作别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那年冬天,父亲给我发短信,他说,有些东西来时抵挡不了,那么它要走的时候你也挽留不住,都随它去吧。忽然便想起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露无觅处。

 

凝神处,窗外夜雨正急,我该带上什么又该作别什么,去奔赴那未知的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