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第一缕阳光进入你的眼帘,你是否会有一丝感动?当树上的第一声鸟语进入你的耳朵,你是否会有一丝感动?当花朵上的第一阵花香进入你的鼻子,你是否会有一丝感动?当......很多声音会反问:“为什么要感动,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一座座钢筋水泥式的森林在被欢快地复制,一颗颗灵魂却在这森林中迷失了方向。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精神却是一个彻底的穷光蛋,她衣衫褴褛,甚至一丝不挂。物质上的富足却无法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当迷失了方向的灵魂得不到指引,得不到依靠,甚至受到某种打击时,她将可能走向死亡,同时带走肉体。
一双双迷茫的眼神,一个个行尸走肉般的身躯,甚至一个个莫明其妙结束自己生命的个体。对于这一切,难道我们无能为力吗?不!回到文字的开头,我们需要感动。当我们醒来,眼睛感觉到第一缕阳光,我们要感谢自己的眼睛为自己带来新一天的阳光;当我们醒来,耳朵亭到树上的第一声鸟语,我们要感谢自己的耳朵为自己带来新一天的声响;当我们醒来,鼻子闻到花朵上的第一阵花香,我们要感谢自己的鼻子为自己带来新一天的嗅觉;当我们醒来,我们要感谢自己还活着,我们还能感受人生,体会人生。我们需要感动,需要感恩,我们要唤醒麻木的灵魂,为其指路,为其寻找依靠,为其寻找信仰。
灵魂最惧怕浮躁,当人们因得不到某种东西或因某种动物性驱使而产生浮躁心理时,灵魂最容易迷失方向,最容易走向毁灭。梁晓声在其荒诞现实主义力作《浮城》中,当一场不可预知的灾难突然降临,他用超现实的笔锋,以犀利的目光击透浮躁现实,将国人心态最深层的紊乱和扭曲,巨细无遗地抖落给世人看,游戏般的残忍,邪狞的嫉恨,同胞互憎的丑恶,真实凸现人性的原欲与本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浮躁惹的祸,都是灵魂得不到救赎惹的祸。试问:“当一切都消失了,我们还能带走什么?”
箫伯纳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最不幸的事有两件,得不到和已得到。”得不到是最不幸的事这很容易理解,但为什么说已得到也是最不幸的事呢?他作了如下解释:当你苦苦追求一件东西时,你总是在憧憬得到时的幸福,可当你真的得到了,你会产生原来不过如此的失落感,而且这种感觉会随着新鲜感的丧失而与日俱增,使你饱受折磨。现实中正是在不断上演这两种不幸。我们在为得不到而苦苦追求,我们又在为已得到而倍感失落。灵魂在饱受这两种不幸的折磨,特别是后者,一切都是虚无的在不断吞噬我们的灵魂,激发我们更大更恐怖的获得欲,最终使我们自取灭亡。
如何救赎灵魂?我相我们应该适当退出钢筋水泥森林,走出那座“浮城”,回归自然的我们。我们可以适当远离物质性的一切,走近精神性的一切。人类把精神性享受抛弃得太久太远了,我们应该停下脚步等等她,甚至往后去走向她。救赎灵魂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当我们的灵魂在自然中,在人类一切伟大的精神性作品中,在自我反思中找到归宿,找到救赎之时,就是我们胜利之时。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读过梭罗的《瓦尔登湖》,但愿每一颗浮躁的心灵都能去读一读,去拥抱一下梭罗笔下美好纯洁的瓦尔登湖。更有一位著名编辑这样说过:“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座瓦尔登湖”。但愿每个人最终都能成功。
我的心灵也很浮躁,我的灵魂也迷失了方向,当我在犹豫要不要写下这几段文字的时候。末了,我的心灵平静了下来,我的灵魂得到了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