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图集)南门幽情 小河桥影

文字:许国烈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6-12-19 点击数: 分享至:

 

    听说,南门要拆拓了,赶紧于06年10月29日把它拍下,留作纪念:

    

    

 

    过了几天,旧南门真的消失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今天一派气宇轩昂的雄姿,周围修葺一新,既宽敞又开豁,令人亢奋,我赶紧又将之收入镜头:

    

    

    我爱南门,因为这里给我们留下了往日许多温馨的记忆。三十多年前,老广外人刚从瘦狗岭搬到这里时,南门古朴淡雅:东侧有小邮局,有小理发店,有小粮店,有小食杂店,南门前是一条砂石小路,直通山麓,小路南面是一湾池塘和片片田野,池塘南面是通往白云山明珠楼的小公路,路经外语学院的白云山公交车车站就设在这里。横过车站公路,就是白云山山麓,那里有涓涓细流的小溪,有簇簇竹林和绿树掩映的砖瓦小屋,从这儿有小径可迂回登山…… 最难忘的是每年的重阳节前夕,南门前小路两旁摆满灯火耀眼的小摊小贩,活像乡镇撩人的夜圩市,登山的人们,男女老少,汇成一股人流,兴趣盎然地从这里沿着小路登上白云山。每当这个时候,一连两个晚上,我们广外人,总是在晚饭后出来走走,挤在人群中,或买风车,或尝路边小食,或跟着人流上山…… 后来,白云山管理处用高高的围墙把公路将广外隔开,学校池塘因之填成平地,小路加宽了,小邮局、小理发店等搬走了,人们也不能从这里登山了,往年的重阳佳景盛况也就消失了。换上的是肉菜市场和校车车场;后来,又大拆大建,变成了今天的综合楼、大学城公交车总站……。如今,南门往日发人幽情的景致,只能是铭刻在脑海里的美好回忆。如今,站在南门广场上,轩敞,旷荡,时新,令人心潮起伏,没有过去,就没有今天,历史是不能被割断的,缅怀昔日的南门,就更令人珍爱今天的南门,新旧南门永远留在广外人心中。

 

    我爱南门,因为南门有座南门桥。这南门桥,不管是过去的小桥还是今天加宽的,永远是依偎在白云山山麓,天天眺望着白云山,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南门桥都是那么迷人,禁不住要多看几眼:

    

    

    

    

 

    我爱南门,因为南门就在相思河河畔。相思河由东向南,流经南门,再往西转北,流出校园。尽管这几年不断整修疏浚,相思河在变得越来越美丽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工作尚待加工完善,但我觉得她已经很美了。相思河美在哪里?美在她的青春活力,美在她的宁静内涵,可以由人们去发掘,去体会,去品味……。

    校园东面,是相思河的上游,那里河水清澈,倒影婆娑,...南宋大学士朱熹在《观书有感》中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这里的写照:

    

    

 

    有一天,我在相思河畔看到一棵弯腰低垂到河面的紫荆花树,花儿正绽开着,倒映在水里,煞是好看,忽然一阵微风拂过,有的花瓣飞落水面,温顺地依水漂浮着,不禁令人想起白居易《狐泉店前作》一诗,尽管写的是柳花,但其中三四句“花水悠悠两无意,因风吹落偶相依”,不正是此情此景的画面吗:

    

    

 

    相思河的水有动态的美,更有宁静的美,有人说,宁静的水是灵魂的诗篇,我拍的下面这几幅可以沾上这个边吧:

    

    

    

    相思河的美还在于她有好几座小桥,特别是最近扩建和新建的小桥。晨昏之间,漫步河畔,林木蓊郁,鸟语花香,小河桥影,宛如置身江南水乡,流连忘返。请看下面这几幅相思河上的小桥图:

    

    

    

    

    

    

    

    相思河的美,美不胜收。记得鼓浪屿钢琴家许斐平曾自豪地说过:“不管看到外国怎么好的景色,都觉得最美的还是鼓浪屿。”我们有自己的美丽校园,为何不为之讴歌呢!

    我爱南门,我爱相思河。

    愿明天的广外校园更美!

            (‘06、11、19日于广外淡静斋,12月18日修改、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