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散文)受难开始

文字:Katze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9-03-24 点击数: 分享至:

  耶稣说:“去爱那些仇恨你的人。若只是爱自己爱的人,那还会有什么报酬呢?”于是这个大慈大悲的大好人接受了世上所有的苦难,直到被钉上十字架后还念念有词:“主啊,宽恕这些人吧,他们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确实,看着许许多多现实版的耶稣,又有多少个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呢?

  受难是崇高的,因此受难不是一些人的少许痛苦呻吟,更不是活该受罪的人的苦苦哀求!受难的崇高在于它的目的,在于它的坚韧,更在于它无所畏惧的精神。在这些受难者的身上,压迫越强,痛苦越深就越能体现他们那由于选择了受难而获得的嘉奖般的气质!这不是普通人能拥有的,因而它是崇高的。

  在一个畸形的社会现实中,这些崇高的受难者往往会被埋没,会被抹黑,因为这些人往往不仅只是在受难,更深层次的他们是在殉道。(殉道,又是一个高尚得不容丑人玷污的名词)殉道,是对旧世的挥手,是一种非常勇敢,非常让人无法接受的牺牲,殉道是一种新生!历史是现实当权者的宠儿,因为它可以任人打扮,任人修饰,于是殉道的受难者常常不会在现世得到理解和超生,因为他们不是在代表历史,他们是在创造历史,受难者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书写自己的一个信念,一个梦想,甚至是一个冲动。有志之士可能会高呼“历史将判我无罪”,但受难者们不会,而他们的伟大却正正是在于此:即放弃见证自己所创造的历史的权利,而把自己的一切投入到创造这历史当中。

  真正的力量的产生往往是由内心而来的,而内心的力量源泉则是来自那真理性的品质:博爱。当一个人说出“While there is a soul in prison I am not free”的时候,谁能理解他内心那炽热的力量涌动?谁能不被他的涌动而感动?但这毕竟还是感动,受难者们往往是孤独的,而且没有多少能像耶稣那样三天后复活,所以很少人会选择受难,对于受难所能获得的精神升华更是无人问津,备受嘲笑。不过恰恰是这样才能让我们知道自己只不过是个俗人,和着别人的口气生活,说话,还不失时机地打击那些意欲接触殉道受难的人……

  终于我也知道:冷眼与鄙视将一直陪伴你的左右,这很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