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散文)读史心得

文字:浮萍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9-03-18 点击数: 分享至:

孔子与老子的悲哀,兴许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历史上,以他们为幌子成就自己丰功伟绩的大有人在,我们一直强调重视历史,奈何我们中国人却是最不重视历史的人。所谓的中国历史,讲到底不过是胜利者的历史。

    “焚书坑儒”曾经让名噪一时的儒家思想一蹶不振,然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却让原本失势的儒家思想一跃成为封建正统,而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自然而然从穷乡僻壤登堂入庙,成为千古朝拜的圣人。然而,所谓的孔子语录,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别有用心之人的片面之词,我们无从得知。孔子还是孔子,不同时代,不同背景,受到的待遇大相径庭,说到底,正统思想不过是统治阶级凭借自己的意志捏造的控制下属最直接的思想武器。

    一直以来,我渴望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待问题,最大限度的杜绝外部因素干扰我的主观判断。然而,现实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让我失望。中学的时候,因为迷信课本对老子的消极评论而发誓与老子势不两立。后来,随着阅历的加深,我才发现当初的想法是那样的幼稚。我们总喜欢以大众的标准作为社会的标准,却往往忽略了社会本身就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万花筒。现在想来,当年那些批判老子“无为”思想为消极思想的专家真应该拉到历史绞刑台上绞杀,正因为这些所谓的权威人士“权威”的主观意见,误导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进发。我们常常听到外国人批评中国人缺乏独立思索的精神,其实这与我们的教育无不相关。我们的教育是对于错的教育,而不是提问与回答的教育,固定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固定的思维。曾经我们批判八股文禁锢思想,不料当今的教育不过是八股文的升级版。现在每每看到一些号称专家的人物对历史胡乱加以点评我都会对他们嗤之以,在历史的法庭上,人类没有资格充当法官,我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却不是历史的评论员。

    中国人一直以历史为豪,宣称五千年毫不间断的文明史让外国文化相形见绌。然而,中国人不过是打肿脸蛋充胖子。文明史不过是中国人为历史添加的最华丽的装潢。我们的历史早在文革的时候就已经跟随人性的烈火付诸一炬,奈何敢做不敢当的中国人在铁证如山的历史真相面前还要自欺欺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可怕,怕的是明知道自己犯了错误还不肯承认,这是许多中国人性格的阴暗面。

   从古到今,中国历史终究没有脱离它的阶级性,编写历史的重任往往集中于当权阶级并直接为上层社会服务。正是由于下层人民的愚昧无知,才酿造出了历史上那么多的悲剧和丑剧。金碧辉煌的敦煌莫高窟终究掩盖不了它的悲哀与无奈,道士塔内风干的白骨承受不了历史愤怒的咆哮;荒凉的黑水城,滚滚黄沙终究没办法将屈辱彻底掩埋,一张张诱人的钞票在腐朽的人性面前越发显得猖獗;破败的圆明园,徒留的石柱苍劲的直指蓝天,仿佛诉说这一个朝代的凄凉。每每在异国博物馆看到自己国家的历史,心情总会无比的沉重。一尊尊彩绘的陶俑,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无不用他们的沉默抒发他们的愤懑。究竟是谁的错?是清政府,是愚昧的人民,还是时代?我们没有权利苛求前人,更不可能将所有的责任推卸给历史,近代中国的衰败是几千年来历史腐朽的结晶。

    马克思宣称历史是人民的历史。奈何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中国却“挂羊头卖狗肉”。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与其义愤填膺的指责历史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还不如反思这些年来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历史。每每看到中国人民为捍卫民族尊严而做出的不冷静行为之后,心情总是无比压抑,在大是大非面前,中国人空有满腔热情,却缺乏理性。历史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做的。以前,中国人民已经为自己的愚昧与无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到如今,如若我们还不能正确面对历史,以史为鉴,不过是徒使后人复哀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