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美国浮光掠影之五:就职仪式,雷人的奥巴马

文字:Harry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9-09-02 点击数: 分享至:

 

  无论是在现场还是收看电视直播,主要是亲眼目睹并有过感受的,很难有人忘记掉第44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总统就职演说仪式。

  2009年1月20日中午,尽管是零摄氏度以下的风寒,来自美国四面八方的大约200万民众一大早便聚集在国会大厦西侧至林肯纪念堂之间大约9平方公里的市中心区域内,观看这难得一见的历史盛典。

  在220年的历史中,总统就职活动增添了很多内容;但是,当选总统按宪法规定宣誓就职始终是就职典礼的核心内容,程序几乎没有改变。宣誓仪式在俯瞰国家大草坪(National Mall)的美国国会大厦(U.S. Capitol)西侧举行。从1801年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的就职典礼开始,总统宣誓就职仪式一直在那里举行。由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宣誓的传统始于1797年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的就职仪式。奥巴马也是沿袭了这个程序。

    那场面热烈非常,真可谓人山人海,风起云涌,旗帜招展,人声鼎沸。反正运用怎样的形容词来描述那种激动人心的情景都不过分。

  据称这是有史以来,在现场参加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仪式人数最多的一次。200万这个数目对人口众多的中国而言是沧海一粟,但是在美国可是石破惊天了。人们普遍相信,因为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具有历史性意义,美国人民对此呈现出空前的热情是理所当然的。不过我认为,哪怕是奥巴马的竞争对手麦凯恩这次上台,来观礼的人数也可能不会在奥巴马之下。因为,对美国而言,这是一个非常的历史时期,美国正在经历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危机,美国人民太期望英雄了。在美国人民的心目中,这个英雄就是当选的总统,只有他,才是引领美国走出危机的时代摩西。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政府在这方面没有少花钱。在就职典礼上,奥巴马讲话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然而为了迎接这1分钟,费用高达1亿6000万美元。有媒体评价称,此次总统就职典礼是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一次。这个数字是2001年布什就职典礼政府预算的3倍。1993年,克林顿就职典礼仅花费了3300万美元。

     这么大肆花费的主要原因还是危机。用奥巴马就职典礼委员会发言人琳达·道格拉斯坦的话说,就是“我们知道这个国家的人们正在伤心,他们正经历经济困难时期,我们期望典礼活动能给人们带来希望,让他们可以有足够的信心迎接挑战。” 因此,金融危机和经济低迷是现状,但奥巴马的就职典礼不可能省钱。这亦是对历届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烧钱”惯例的继承。按照美国两党政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的说法,就职典礼将为整个任期定下基调,如果太过“寒酸”或“小气”,可能使民众产生失落感。因而,历任美国总统的就职典礼都是风风光光的。所以,奥巴马就职虽然赶上全球金融危机,但还是抛出了上亿美元的就职典礼预算就不足为奇了。

     对英雄的敬仰和迷信是铸就膜拜基石。在电视转播中,多次地看到泪眼盈眶的观众,此情此景,令人动容。

  在此次庆典开始前,不少媒体对可能出现的混乱场面做了触目惊心的预测。比如,有人认为,这场庆典活动有可能使华盛顿陷入持续一周混乱不堪的街头狂欢,其规模堪比马丁·路德·金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时的集会。大批美国人拥入可能会使市政服务陷入瘫痪。大多数酒店的房间早在庆典开始数周之前就被预订,数万人将不得不睡在汽车、公交车上或公园内。政府甚至发出警告,市郊城铁服务可能无法满足需求,想要参加中午举行的宣誓就职典礼的人必须在凌晨4点开始排队等候城铁。在庆典活动举行时,为确保安全,情报部门要负责安排神枪手、空中巡逻和监管华盛顿市内的5000个摄像头。华盛顿市的4100名警察将负责指挥交通、执行金属探测和护卫名人的任务。华盛顿还将从邻近州借调4000名警察。除此之外,华盛顿市还将增加1200名接线生,处理紧急医疗事故,并增加数百名环卫工人负责在庆典之后清扫现场。当然,这场活动也将为华盛顿当地企业带来巨大利润。餐厅和酒店房间被预订一空,价格达到了平时的2至3倍。带有奥巴马头像的地铁票标价10美元。也有人在自家花园内辟出露营空间,每晚收费100美元。总的来说,这次庆典次序井然,并没有出现任何大的差错。

  我《国际商务》课程的一个学生请假一周,自费到华盛顿参加了这个仪式。回来上课的第一天,我让他用两三分钟时间谈谈自己的感受,哪知,话题一开,几十号学生七嘴八舌,硬是把这个时间拉成了半个小时左右。本次典礼的激流余波由此可见一斑。
  最让人感慨万分的另一个场景是,与奥巴马在就职仪式上一样大出风头的,还有他的夫人和孩子。奥巴马宣誓所用的圣经乃是由其夫人双手奉托着。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似乎从此就要被这个第一家庭所主宰和左右了。那是何其光荣的大家庭,就连奥巴马的丈母娘也跟着享尽荣光。其后的庆典就职舞会上,奥巴马与第一夫人的翩翩舞姿更成为美国民众艳羡和骄傲的话题。

  带着一家子包括宠物入主白宫,与夫人当众起舞,而且要大肆张扬,这是美国总统入主白宫的一种传统方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文化对家庭氛围的重视。美国人一方面相信,一个连家庭问题也处理不了的总统,是比较难以正确、聪明地解决国家大事的,另一面却也对总统的家庭问题睁一眼闭一眼(如克林顿的莱温斯基事件),国事家事,泾渭分明,因地制宜,灵活性相当之高。跟中国的政治舞台相比,这个差别就比较明显了。中国的官员无论在台下如何受到家庭的左右(中国很多贪官背后,除了一个始乱终弃的二奶,不是还有一个贪婪的老婆吗?),但是,在台面上都是永远的孤家寡人模样。而政治家就职典礼这样的场合,更是以肃穆庄重为主调,绝少轻松娱乐的味道。北京大学的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大唱流行歌曲曾为人们所乐道,但是那是高等学府,不是政治场合。

  这是当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使然。也许中国人更相信“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古训。一个在台上蹦来跳去的政治家,本身似乎就是年少无知的表现。所以,西方人对中国政治家的总体印象基本上是“扑克面”(poker face),以某种神秘感来赢取大众的信赖。在他们眼里,如果生在中国,49岁的奥巴马是无论如何也谋取不到类似“总统”这样的高级职位的。不过,奥巴马还不是美国最年轻的总统,1961年出生的他,今年47岁。历史上美国最年轻的总统是西奥多.罗斯福,他接威廉.麦金莱的总统之位是42岁。肯尼迪当选为总统时43岁,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最年轻的总统,也比罗斯福大一岁。

    一些美国朋友戏言,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你们中国的领导人也会当着全国人民的面很自然地与家人跳起舞来。他们认为,尽管文化的壁垒难以突破,但是,民主的风潮会随着信息传递方式的解放和全球化的递进而得到不断的扩展。这是历史规律,任何民族都无法回避。这当然不容置疑,但是,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各个民族会对自己的民主方式进行合理的甄别和取舍。美国的执政方式和领导风格是美国的最佳选择,但是却未必可以成为世界的楷模。而且,相对于具有几千年丰富的历史文化的中国而言,美国式的民主向来被宣判为不足为训。所以,在赏识之余,也提醒自己不要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