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人物)大爱无疆

文字:陈淑华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5-30 点击数: 分享至:


  大学城南站的地铁口,是我们约见原田燎太郎的地方,地铁出口几个工人正在动工,地上摆满了砖头,路人稀少。与大学城的其他地方相比,处于外环的商业南区显得有点孤寂。三十出头的原田燎太郎从商业南区大步走来,留着小胡子,扎着小辫子,黑色的衬衫加上一条破膝牛仔裤,潮味十足。他的“家”就在这商业南区的二楼。
  “家”是上个月刚搬到这里的,室内只是简单地布置了一下,一张办公桌,一排书架错落有致,暂时还没有“家”的任何标志。没人会想到,在这个简约而不显眼的地方,竟然有一个日本人创立的NGO——“家”工作营的办公室。

 

大爱,无国界

  在“家”工作的办公室,原田燎太郎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在中国已经生活了8年的太郎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从表面上看,根本看不出他来自日本,唯有他所表露出来的日本传统式的礼貌待客,提醒我们站在面前的是一位日本人。然而,缘分无国界,他的爱人就是一位潮州姑娘,他们是在2002年在潮州成立第一个工作营工作时认识的,2003年早稻田大学政治系公共政策专业毕业后,太郎就移居中国,在潮州安家。
  他们的女儿原田岭后现在已经两岁半了,具有中日血统的原田岭后在父母的影响下能够说潮汕话、普通话,而且现在还在学日语。太郎将让女儿接受正规的中国教育,因为“中国教育下的学习与生活很有规律,这有利于小孩的成长。”也许,对于太郎来说,缘分不分国界,教育没有国界,扎根中国的他更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去延续这份中日情缘。

 

转角遇到“爱”

  常人往往无从考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可是一个人的外表往往是内心潜意识最本质的反馈,由太郎那潮气的穿着不难看出他那“自我”的个性与对向往自由的不羁。
  生长在一个在信仰上帝,主张“自由、平等与博爱”的家庭里,作为长子的太郎从来没有受到父母过度的约束。太郎爽快地表示“从小到大母亲都没有关涉过我的选择,我这次来中国也一样,她没有反对。”在宽松的成长环境中,太郎执着于追求“自我”,个性独特。在中学毕业时成绩并不理想,可他宁愿选择留在家里自己完成学习报告完成学业,也不愿意与比自己小一岁的同学继续上课。性格的独特奠定了他拥有不同的人生抉择。大二的暑假期间到德国参加德语培训班,培训结束之后自己一个人背包旅行到欧洲多个国家,这种在别人看来疯狂的行为,可是在他自己和家人看来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个“自我”的人。
  可能在冥冥中早有命运的安排,本想着成为一名记者的太郎在人生的转角处他遇到“爱”——志愿者工作。
  人生,就是在早有安排的路线上走出自己的一条弧线。从来没有接触过志愿者服务的太郎,在大二第一次接触志愿者服务后,从此与其结下不解之缘,跟随学校的工作营去到菲律宾帮助当地的居民减轻饮用水问题,之后他又参加了日韩两国合作组织的麻风病志愿者工作,“麻风病人经常会受到外界人的歧视与被隔离,而我们的工作就是给身体变形,残疾麻风病病患者带去安慰与照顾”。太郎本打算大学毕业后就成为一名记者,可是他知道,“作为一名具有专业素质的记者就不能存在任何歧视”,为了检验自己是否存在歧视观念,他特意参与麻风病志愿者工作来考验自己。
  来到中国是偶然中的必然。太郎在一些杂志上了解到了中国麻风病康复村的恶劣状况,并且“在日韩组织的东南亚等地区麻风病志愿者服务中,我发现中国是受歧视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2年9月,原田燎太郎就来到了中国南部的潮安县古巷镇的麻风病康复村岭后村开展工作营工作。至此,“岭后”这个地方成为他终身难忘的地方。在这里,他在中国的志愿者服务生涯拉开序幕。他用从日本筹集的捐款为村里的老人修厕所、盖房子、引水。他和麻风康复者们同吃同住,每天为老人洗脚,护理糜烂化脓的伤口,平时,他还会大家一起喝工夫茶,闲话家常。
  在这个过程中,太郎被麻风病康复者的坚强感动了,被志愿者之间的友好情感触动了,他觉得作为一名志愿者是快乐而且很有意义。人生的转折点往往就出现在一次无意的美丽邂逅,就这样他决定继续在这条路上走出“自我”,走出志愿者服务的无国界。

 

成“家”难

  谈及成立“家”工作营,太郎苦乐参半,其中的苦与乐唯有知情人知道,然而作为一名外国人在异地的艰辛却只有他自己知道,成家不易,成“家”更难。
  太郎拿出“家”的介绍册子,洋溢着自豪之情地给我们在册子地图上指画出他们这几年来建设的“家”工作营地区委员会,分布的地方涉及广东省的广州与湛江,广西的南宁与桂林,湖南的吉首,长沙,湖北宜昌,海南海口地区。“各地区委员会主要通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如学校、非盈利机构、企业、医院等来开展项目。在各大高校开展志愿者讲座联合高校志愿者协会社团开展活动,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帮助麻风病康复村村民盖厕所,修马路,修房顶等改善当地生活环境,同时举办一些交流慰问活动缓解老人们的心理寂寞问题……”谈及“家”的作用,太郎兴致勃勃。
  一部成“家”史在回忆中娓娓道来,“成‘家’路上一路蹒跚”。
  作为一名外国人,并且没有什么经营管理经验的原田燎太郎在中国的成“家”之路面临重重困难,一路上风风雨雨。2004年以前太郎还是在广东省汉达康福协会从事麻风病志愿者工作的,凭着一股热情,他与几个朋友于2004年在广州成立了“家”工作营,专门为管理麻风病康复村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广州作为总部的办公室就主要负责委员会的交流,宣传与人员培训。同时逐步开始在各个地区建立委员会,最初建立的委员会就在清远、潮州,后来就扩展到了广西等地。可是光靠一股热情不能解决问题,由于缺乏计划与经验,信息不发达,人才缺乏、交流困难、资金不足等都成为了阻碍“家”建设的难题,各地区委员会的工作只能在艰难中缓缓而行。
  2005年正值中日摩擦不断的时期,反日情绪高涨,太郎的身份问题与“家”的未注册属性,成了建立湛江委员会之初的难题。当地政府认为他们是非法机构,蓄意搞非法活动而禁止“家”工作营到高校开展讲座,甚至禁止“家”工作营在当地的任何一切宣传活动。现实的困难没有阻扰“家”的前进,当地“家”工作营多年来一直在坚持组织活动,不断用实际行动证明“家”工作的志愿服务实质,使得当地政府慢慢开始接纳与认可“家”工作营在当地的合法行为。成功的喜悦已经渐渐洋溢于“家”的每一位成员。
  2007年、2008年这两年,被太郎称为混乱时期。由于缺乏规章制度,决策、管理、执行都没有明确的分工,地区委员会没有决策权,内部管理混乱,可是骨子里“武士”精神的太郎没有放弃努力,在08年总算迎来了黑暗中的黎明。太郎此时似乎松了一口气地说:“在队员的合作下制定了一套规章制度,之后的管理情况开始有所改善”,在2009年这一年里进一步完善整理档案管理,物资管理,人事制度,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同时,一直未能在内地注册的“家”也在2009年4月在香港注册。经历重重考验,如今的志愿服务工作正逐步走向稳定。
  为了“家”更好地运营,太郎最大的愿望是能在2011年底实现“家”工作营的本土化。首先是资金本土化,更多地依靠中国的企业,并且实现人才的当地本土化,发动高校的人力资源发展志愿者服务。
  2009年底,广州市团委授予太郎的“广州市十佳杰出志愿者”,这标志着一个外国人志愿者的行动得到了政府的认可。然而,对于这个称号,太郎说:“我并不喜欢这个‘十佳杰出志愿者’荣誉,对于我来说没有用,‘家’工作是大家的成就,并不是我一个人的”。
  在太郎看来,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虽然付出很多,可是这就是行动的快乐,把工作营带到有需要的地方。当下,在中国草根NGO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太郎坚信,在政府给予草根NGO们注册的基础上,在越来越多热心人士的帮助与倡导下,中国志愿者事业将会不断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变成NGO大国”。
  太郎的家在日本,也在中国,也在这个不显眼的办公室里。从这位日本友人的身上,我们看到,志愿者工作不分国界,不分你我,它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行动中消除隔阂与误解,享受一份快乐与爱心,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