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影评)【走进书影世界】理智与情感

文字:吴忻悦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6-18 点击数: 分享至:

  
  影片《成长教育》是个老套的故事。
  哪个男人不好色,哪个女子不怀春。
  于是那个雨天,大卫把他那少有的棕褐色的布里斯托轿车停在了没有雨伞的穿着校服的珍妮和她的大提琴边。葛瑞科的浪漫歌声弥漫在温馨的屋内,女主角平躺着,窗外淡淡的阳光把她精致的侧脸映在含蓄的拼花地毯上,颈间的银饰星星点点的闪烁着,的确美极了。 
  从拉威尔的作品音乐会到宜人的朱丽叶餐厅,从拍得伯恩琼斯真迹的拍卖行到古老又庄重的牛津,从巴黎塞纳河畔到赛马场的会员俱乐部,从俄罗斯的寿百年香烟到五号香奈儿香水,我们极美的珍妮愈发地被那位温柔又多金的成熟中年雅皮男士和他所带给她的生机,色彩和乐趣所深深吸引,从一个穿着小家碧玉的格子连衣裙和循规蹈矩的黑皮鞋的少女变为一位盘着发髻穿着价格不菲的高级定制晚装的女人。文学课时,停留在半空白皙修长的无名指上的订婚戒指上,没有枯燥的拉丁文,没有无聊的牛津大学。

  正装和红酒,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一沓标有大卫伉俪称谓的信函打破了这个小萝莉对轻松幸福的希冀。曾经嘲笑同伴对性的保守,后来自嘲为堕落的女人。然而正如珍妮的文学课老师斯塔布斯女士所说,珍妮很漂亮也很聪明,经历此番,深谙想要的生活,没有捷径。影片结尾,珍妮轻轻念:在牛津校园中骑车读书才是王道。
  庸俗的概念,理智与情感;意料之中,理智战胜情感。然而片子拍得是如此的大方精致无矫饰,视角坦诚而优雅。梦中清晨般秀丽的英伦风光,奥黛丽赫本般美丽的女主角,影片总是不经意地动人亲切。看毕竟觉得满足有如读罢最妙的散文,平静浪漫有如微醺。
  影片主角恰如其分的表演把观影人们拉回到各自青涩懵懂的年代。想必那个时候的我们,也是这样幻想着自己的白马王子,幻想着自己单调的学校生活外的色彩和兴奋。好奇浮躁,耐不住寂寞。只不过我们中的大多数,比起珍妮,老而精明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再怎样倾心花花世界却终不会沉湎。做瞬时的梦,但深知任何的不节制都是幼稚的,不理性的;深知那个时候过分的奢侈都是不切实际的。或许,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英格兰过于死气沉沉,珍妮才会那么向往法式浪漫,也才会那么容易爱上那灯红酒绿的喧哗与骚动。若是现在,或许她会知道自己要的不过是一些谱子一些画,几本平装书和几张明信片。珍妮式的痛苦或许能加速成长,但是专注自律,脚踏实地的修行更是成长之重。无论是谁,想要的生活,都没有捷径。当富二代挥霍得倾家荡产的时候,也要白手起家,筚路蓝缕。
  不过多少年后再回忆,当时间模糊化过往的真实与深刻,冲刷掉曾经的冲动和亢奋,鬓微霜发如雪的我们触碰到的理智与情感都会是温存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