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这,就是筝,时时有意,处处含情。意随心走,情从筝鸣。
何时起开始学筝?八年前?六年前?为何学筝?已记不太明。唯一深印心中的,是弹筝时的那种闲情逸致和那银铃般的筝声。
我所弹奏的是二十一弦的筝,每根弦粗细不一,如银针,似发丝,信手一拨,大弦如急雨,小弦若私语,嘈嘈切切,错落有致。其外形古朴典雅,美观大方,音色优美圆润,清丽明亮。
在筝曲中,最喜欢的是《高山流水》。欲觅知音难上难,伯牙一曲为子期,然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遂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如此深厚的友谊,为《高山流水》平添了几许雅韵。而我,更多的是喜欢那首曲子带来的感官享受。

《高山流水》是以一个八度音来开始。当一四二指轻轻挑起琴弦,悦耳的清音由指尖缓缓溢出,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渺虚无。而后左手按弦,右手慢拢琴弦,琴音淙淙铮铮,若幽涧之寒流;清清冷冷,似山谷之遗风,悠远缠绵。难怪子期随音能看到巍巍乎之高山。忽而手势一转,双手齐下,自琴心伊始,不断滑动琴弦,由快及慢,由慢渐快,跌宕起伏,似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与群山同奔,和万壑争流。渐渐地,音势逐渐减小,右手食指轻缓划过琴弦,越来越慢,左手按弦轻轻振动,如轻舟已过,势就倘佯,余波激石,旋洑微沤。若山涧幽泉,冷涩凝绝,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然后重抹,复捻,旋律时隐时现,忽高忽低,弦弦掩抑,令人回味。忽而水声复起,闻之,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者。慢慢地,声音越来越小,如大珠小珠,散落玉盘。最后以右手泛音,左手按弦结束,似空谷传响,不绝于耳,其韵悠扬顿挫,俨若行云流水。
都说音乐是心灵最好的调节剂,此话一点也不假。尤其是古筝,更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每当心情郁闷,就喜欢独上七楼,对月抚琴。手指轻抚琴弦,缓缓地,慢慢地,心湖伴随手指的拨动泛起阵阵涟漪,一圈圈地荡漾开来。听着清脆的琴音,心情也会渐渐地舒展开,不再抑郁,不再忧愁,不再悲伤。轻快的音符从纤手下流动出来,在清幽的月光下泛着银光,闪闪跳动,传扬出一曲曲典雅优美的古韵。夜风微拂脸颊,轻轻的,柔柔的,像母亲温柔的爱抚,贪恋这种感觉,舍不得离开。清爽的夜风伴随着阵阵悠扬的琴音,滋润着我的心涧,洗涤了我的灵魂,真的是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这时,心中即使满含千种风情,万般思量,亦如缕缕轻烟,飘散开来,只剩下那份难得的宁静。鼓筝的时候是最轻松的,可以超脱世俗的喧嚣,尤其是在皎洁的月光下,轻柔的夜风中,什么都不必理会,做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灵魂,这种感觉是最依恋的,也是最想抓住的,所以没事的时候,都喜欢拂拂琴,就算曲不成调,也无妨。只要有那份宁静,就已足够。